5月24日晚10點50分,吳雪春(化名)來到成都東站。對她來說,這是一個特別的夜晚——
再有1個多小時,她就能見到在上海念書的女兒了——盡管只是遠遠地見上一面。
臨出發前,吳雪春特意帶上一只冰墩墩玩偶,這是她與女兒約定的見面“暗號”。

近日,國鐵集團恢復開行上海至成都往返班列,遠在上海等地的廣大學子踏上返鄉之旅。對于萬千四川父母來說,這趟自東而來的列車,承載了足夠分量的親情,被賦予了非凡的意義。
38輛轉運車、百余工作人員
時間再往回撥一個小時。
24日晚10點,成都東站西廣場一塊特定區域里,燈火通明。醫護人員、120救護車嚴陣以待,公安民警、安保人員穿插于內外場維持現場秩序。在閉環運轉中心區域,70余位工作人員早早穿好了“大白服”。成都市政府火車站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管理二處處長吳建偉站在人群中。

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對乘坐上海至成都直達列車抵蓉的川籍返鄉大學生,由成都市統一安排實施7天集中隔離。隔離期間,免收其在隔離場所的住宿費用。閉環轉運工作由成都市政府火車站管委辦牽頭組織,管委辦領導帶隊,輪值現場指揮調度。
吳建偉是此次閉環運轉任務的現場負責人,他手里拿著幾張提前制定好的閉環運轉任務工作安排表,上面詳細記錄了現場每輛轉運車輛人員安排情況。
每天晚上的閉環轉運任務,都會提前部署工作計劃。負責接送的各區(市)縣,會提前一天將隔離酒店及轉運車情況上報,再統一安排協調。

當晚,現場共安排了38輛轉運車,每輛車都提前編好了序號。現場8個泊車位,每個車位各設置1組由3人組成的引導小組。乘客下車后,由工作人員帶隊進入綠色通道,直達該區域,再按每輛車的準載人數分為若干組,由工作人員逐一帶隊上車。
除了上述百余位負責轉運組織的工作人員,成華區東客站新城辦、鐵路成都東站、成都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和交警三分局也來了,他們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交通及安保等工作。此外,5個負責接送的區縣還各配備了約20名工作人員,隨車護送隔離人員一同前往隔離酒店。
連續兩晚熬夜工作,吳建偉的嗓音已變得嘶啞。匆匆和記者說了兩分鐘,就被同事叫去處理現場事務。
“闊別已久,歡迎回來”
晚上10點40左右,中心區域負責引導的工作人員已在兩側等候。和前兩晚轉運不一樣的是,他們每人手中,都多了一塊熊貓提示牌,上面寫著“闊別已久,歡迎回來。防疫不少,情意不減”等暖心話語。

差不多同一時間,市民蔣先生也抵達了家屬等待區。與吳雪春不一樣的是,他沒有和兒子約定“暗號”。
“自己兒子嘛,再熟悉不過。體型又高又壯,到時候肯定一眼就能看到。”蔣先生告訴記者,自家孩子從3月9日起就在學校宿舍隔離,好不容易能回家,一開始也很擔心,但到了現場,看到有專人專班接送,秩序井然,那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11點10分,列車準點到站。工作人員各就位,嚴陣以待。
約十分鐘后,第一批上車的乘客由鐵路工作人員和公安干警通過專用通道帶到等候處準備上車。同濟大學大三學生小雪(化名)是第一批上車的人,在通道內短暫的等待時間中,她第一時間看到了旁邊立著的熊貓溫馨提示牌。她舉起手機,拍下了回家第一幕。
小雪是成都人,3月9日起,學校開始實施封校管理。“70多天的隔離期,無比想念家人,想念家鄉的美味。”在網上看到上海至成都往返班列恢復開行后,她和同學守候在手機前,搶到了回家的票。“每個人登上這趟列車的時候,內心都是期盼的,表情都是喜悅的。下車回到故鄉,就連夜風,都是甜的。”
這是一段13個小時、近2000公里的旅程。盡管漫長,但當列車愈發靠近家鄉時,那份濃烈的情感變得明晰起來,取代了曾經的疲憊與不安。
“從最開始班列恢復開行,到免收川籍大學生集中隔離住宿費用,我們感受到了成都各方的努力以及關愛。”那種感覺讓小雪覺得,自己被這個城市珍視以待,也是這個城市獨有的溫暖。
“下車那一刻,讓我真正有了家的感覺。家,才是我們永遠的根。”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