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午后、公園,一頂天幕、兩張桌椅、三五好友……

  今年以來,東安湖公園、環城生態公園、天府藝術公園等一大批公園建成,在環城生態公園、三岔湖、青龍湖濕地公園內,露營成為市民出游的“爆款”選擇。露營的火爆,讓許多公園、草地在周末也成為帳篷的“海洋”,然而不少市民卻反映,部分公園不允許搭帳篷、鋪餐墊,有些公園則僅開放小部分區域。有市民提出,希望能將公園更多的區域開放露營,同時將可以露營的公園及區域公布,讓市民選擇場地時更有針對性。

▲三岔湖邊搭起的帳篷▲三岔湖邊搭起的帳篷

  5月2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市內公園發現,在環城生態公園內,白鷺灣濕地公園、桂溪生態公園等都設置有指定搭帳篷區域,然而東安湖公園、天府藝術公園等公園并不允許市民搭帳篷。市民高漲的搭帳篷需求與公園管理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記者日前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了解到,近期將針對成都公園和綠道范圍內的露營活動出臺相關措施,方便公園管理,為市民營造方便、舒適的露營環境。

  不是人太多,就是不讓搭

  “周末找一個能搭帳篷的公園太難了

  23日上午,成都在經過連續幾天的陰雨后,迎來難得的晴天。雖然是周一,但記者在成都幾個公園內仍看到不少市民搭起帳篷露營。樹蔭下,親朋好友、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著從家中帶來的熟食,呼吸公園內散發的自然氣息,欣賞公園美景。

  在青龍湖濕地公園,正在搭帳篷的龔先生說,今年以來,家人迷上了露營,每到周末,去公園搭帳篷成為必選項。然而他此前前往東安湖公園露營時,被工作人員告知該公園不允許搭帳篷,隨后其相繼又到過熱門的天府藝術公園、桂溪生態公園等地,一些公園明確不能搭帳篷,一些公園則劃定了指定區域。“我們也是經過多次嘗試、尋找之后,才最終選定青龍湖濕地公園作為今后一段時間搭帳篷游玩的首選。”龔先生說,周末尋找一個能搭帳篷的公園太難了,不是設定的區域已滿,就是一些公園不讓搭。過去多個周末,他的時間都花費在找露營地上。

▲青龍湖濕地公園搭帳篷的市民▲青龍湖濕地公園搭帳篷的市民

  市民周女士同樣經歷了尋找露營地的過程。“我們之前在龍泉山一個地方搭帳篷,但是隨著人越來越多,那個地方環境變得越來越差,之后我們一方面想找個近點的,一方面也想找個環境好一些的。”據周女士介紹,她曾到棠湖公園搭帳篷,被公園管理方要求拆除后,還曾在白鷺灣濕地公園搭帳篷,但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轉移至指定區域。

  周女士希望,相關部門能出一個露營攻略,將可以露營的公園及區域公布,讓市民選擇露營地時更有針對性,同時也希望成都能開放更多區域提供給市民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