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對2021年一系列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199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

  其中,成都市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成效明顯”此項上獲得督查獎勵。國務院辦公廳在通報中明確,2022年在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時,將予以適當傾斜支持。

  成效明顯,意味著切實有變化、居民有感觸,意味著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2021年,成都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13個,完成了當年任務的104.3%。老舊小區是怎么變樣的?為何能得到國務院的點贊?未來還將如何變?對此,成都市住建局給出了答案,關鍵就在于三個詞“自治”、“品質”、“創新”。

▲改造后的成都市下澗漕社區 王效 攝▲改造后的成都市下澗漕社區 王效 攝

  [自治]

  從“要我改”到“我要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位于雙水碾街道花徑路社區花徑路76號的金桂園建于2003年,共3棟170戶。在過去的一年里,金桂園的居民們漸漸習慣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開壩壩會。

  由于在2021年金桂園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需要居民們抉擇的事項非常多,比如哪里該改、要不要安監控設備,甚至維修資金怎么用……然而在小區居民簽署《老舊小區改造同意書》時,同意率卻達到了100%。這就是“壩壩會”的作用。

  “加強黨建引領,實現小區居民自治”,這是成都市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之中,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據成都市住建局更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尤其重視通過搭建議事平臺,提升小區自治能力。

  以金桂園為例,起初,老舊小區居民老齡化嚴重、低保戶居多,且群眾對改造工作理解不足,歸集維修資金一直是工作難點。于是街道與社區就通過壩壩會形式廣泛征集小區居民意見,會上議定以小區年底分紅的自有收益來補足困難人員需繳納維修資金部分,也就是物業管理費結余、外來車輛停車費收益等。

  如今小區增設了監控設備、進行了綠化建設、新增健身器材、打造了小區花園……改造事項都由居民商量著來,壩壩會功不可沒!

 ▲金桂園改造后 ▲金桂園改造后

  “去年,成都有329個老舊小區全部成立自治組織,通過單獨或聯合建立小區黨組織等方式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該負責人表示,成立自治組織的同時,成都不斷推動搭建居民、社區、產權單位及物業服務機構等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和議事平臺,完善小區民主協商制度,并廣泛召開院落壩壩會、商家座談會,收集民生實事訴求和意見建議。

  “自治是整治的基礎”,只有有效引導群眾參與老舊小區設計、施工、管理的全過程,讓“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才能真正讓老舊小區改造改到居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