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里有恐龍“出沒”
“龍行川渝廳的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是‘鎮館之寶’,它的整體搭建需要20多個工人耗費大半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走上博物館二樓,項目的工作人員自豪地介紹這個長達24米、真化石含量達80%以上的“大家伙”。
抬頭望向這具巍峨的合川馬門溪龍化石,它長長的脖頸仿佛快要觸及天花板。這也是馬門溪龍的特點之一,作為蜥腳類恐龍的一個屬,馬門溪龍以其非常長的脖子而聞名,而其幾乎占身體總長度的一半。
圍繞著“C位”的馬門溪龍化石,廳內還依照時間順序分別展出四川盆地的早侏羅世、中侏羅世的恐龍生態群落。何氏通安龍、劍龍、鴻鶴鹽都龍、開江巴蜀龍……鋼架支撐起的恐龍骨架惟妙惟肖,高低錯落、富有層次,在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還原壁畫的映襯下,它們仿佛真的即將長出血肉,以威猛的姿態撲來。
除了四川盆地出土的恐龍化石,博物館二樓的恐龍探秘廳還展出了來自全球的恐龍化石,并通過骨架呈現、局部骨骼、模型、模擬場景、互動等方式試圖向觀眾還原恐龍生前的形態和模樣。
廳內展臺的整體設計為抽象的幾何形山體造型,充分利用了空間與光影,將巨型祿豐龍、許氏祿豐龍、巨型永川龍、霸王龍的勇猛身姿完美呈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恐龍探秘廳的展廳中間還有一個神秘的“玻璃池”,其中一顆顆呈橢圓狀的灰色“石頭”就是千萬年前孕育恐龍的“溫室”——恐龍蛋;而在另一旁的展柜里,一具幼小的恐龍骨骼化石伏在一堆泥土上,“這只恐龍剛剛破殼就被淤泥埋住了”,項目工作人員介紹,這具恐龍化石形成的偶然性才讓我們得以窺見恐龍誕生時的神奇景象。
此外,博物館的第三層還設立了生命探源展廳和繽紛生命展廳。
圖片提供:成都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