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6月的龍泉山是水蜜桃味的。現在,它又多了另一種味道——咖啡的香氣。

  年輕人把咖啡機裝進了小車后備廂,掛上布幌子,支起折疊椅,路過的人們三三兩兩落座……時下,潮流的流動咖啡車,正在龍泉山國道318沿線“營業”。

  騎車的、徒步的、看日出的、看星空的,拍一杯咖啡和城市遠景的合照,再美不過。

▲龍泉山上 攝影 王歡▲龍泉山上 攝影 王歡

  在老成都人印象里,龍泉山是壩壩宴,是一杯茶,是一桌麻將打一下午的農家樂,是三月桃花季的漫山人海,也是整個秋冬季的“沉寂”。

  但如今變樣了。雪山、日出、星空和遠眺城市視角的加持,讓民宿、露營、徒步越野,成為了龍泉山的新消費標簽。

  如果說夜爬龍泉山看日出,是年輕人吹起的一陣風。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龍泉驛,則是進可都市、退可田園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得不說,龍泉山,越來越“妖艷兒”了。

  1。

  “花果山”升級

  城市和森林的和諧,也正是人和自然的相處之道。

  “增綠增景,減房減人”,這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人退生態進的第一步,也是坐擁山水資源和生態本底的龍泉山蓬勃生長的第一步。

▲龍泉山遠眺 攝影 嘉楠▲龍泉山遠眺 攝影 嘉楠

  早在2017年4月,成都市啟動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以厚植綠色本底為根本,增綠增景,成都的城市格局從“兩山夾一城”邁進了“一山連兩翼”。龍泉山,從城郊,走進了城市中心。按照規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全面建成后,森林覆蓋率將達到70.5%以上。

  生態環境之變最直觀的影響,是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根據2020年出爐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生態效益檢測結果,公園內分布著至少500種鄉土植物,還保存了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珍稀頻危保護動植物。這是一座兩千萬級人口的新一線城市,坐擁的綠色心臟。

  提到國道318,許多人總想起川西。其實,曾是成渝交通要道的國道318龍泉山段,隨著龍泉山變“花果山”,逐漸承擔起旅游通道的作用,沿途民宿、農家樂、果園在國道318“流量”帶動下,拉開了鄉村振興的序幕。

  現在,不止國道318了。

  “原來的游客只集中在國道318沿線,沒走進來。”龍泉驛區山泉鎮文旅服務站負責人羅渠波說,除了不斷將原有村組道路擴寬改造、增設錯車壩,改善通行需要外,2017年,還先后新建花果山旅游環線、桃花湖旅游環線;2019年,新建花果村7、8組旅游環線,分流國道318的交通阻力,形成了道路網絡。

▲龍泉山遠眺 攝影 石頭魚▲龍泉山遠眺 攝影 石頭魚

  “以前覺得偏僻的地方,現在車能到,人能到。”羅渠波說,例如,時下龍泉山最熱鬧的鐘家山3號平臺,就是鐘家山健身步道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和仰天窩健身步道一樣,成為市民徒步觀光的要道。

  旅游發展基礎配套在變,場鎮居民的生活也在升級。

  2019年,山泉鎮啟動天然氣“上山”工程;目前,龍泉城區到山泉鎮場鎮段已投用。“今年要延伸支線管網,無論是民宿等經營業主,還是普通農戶,都可以覆蓋到。”羅渠波說。

  此外,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自來水加壓擴容,農電升級,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風貌也在提升,“從房前屋后,到河道水塘,現在都是干凈整潔的”。

  2。

  “旺季”延長

  1987年,龍泉驛區山泉鎮,被定為中國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龍泉水蜜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同年,龍泉山舉辦第一屆桃花節。春賞花,夏摘桃,龍泉山打起了“花果山”的牌子,也拉開了全國“農家樂”鄉村旅游的序幕。

  在老成都人的記憶中,龍泉山怎么玩?一大早,拖家帶口開著車,繞過國道318崎嶇的山路彎道,找一家看得過去的農家樂,打打麻將,春天看看桃花,夏天可以買點桃子;吃完柴火飯,下午或者傍晚,則打道回府。

▲桃花盛開 紅星新聞資料圖片▲桃花盛開 紅星新聞資料圖片

  “以前山上也沒有住宿接待條件。”羅渠波說,那時候,龍泉山上的農家樂,做的就是桃花節的生意。

  三月的龍泉山熱鬧得很,桃花盛開,灼灼其華,落英繽紛,恍若天上瑤池。短則半個月,長則一個月,人山人海,桃花樹下擺滿了桌子。

  賞花期一過,便偃旗息鼓,關門閉戶,年輕人下山務工,老人耕地留守。

  2013年,大學畢業后就留在成都的張昊因為喜歡龍泉山的安逸,和朋友“跨行業”進軍農家樂行業,創辦“云水澗”農家樂,但他說,“本來是抱著開民宿的心來的。”

  張昊無不驕傲地說,“云水澗”,是龍泉山上第一家,直到現在也是唯一一家五星級農家樂。

  占地40畝的“云水澗”,有100張桌子,高峰期,光是停車場停的車就高達四五百輛。“客人都是周邊的,以家庭為主,加上商務接待,每天零單都是100多桌”。

  “當時,龍泉山的季節性很強。”張昊說,旺季時遍地開花的農家樂能有幾百家,但淡季能營業的不過10來家,甚至一到晚上,龍泉山上連燈光都沒有。

  當時,張昊和朋友也在思考如何破題。搞親子廚房、自助餐,開線下沙龍活動,發起桃樹認領活動。2015年,張昊轉戰電商賣桃,從一件代發,到知名連鎖品牌,再到供應鏈。2017年,還曾探索過桃花酒、桃花茶、蜜餞等衍生產品。

  張昊介紹,近年來,他以及其所在的龍泉山都在進行著諸多嘗試轉型,而現在,龍泉山水蜜桃開始重新回到“種植端”,“只有從源頭上把控品質,定制化、標準化,才能保證平穩輸出,才是對龍泉山水蜜桃品牌的保護”。

  張昊說,通過種植品種的更新換代,不僅拉長了桃花季、水蜜桃供應季的周期,也相應地延長了龍泉山的“旺季”。

  3。

  文化符號

  山泉鎮桃源村,以音樂為主題的體驗式鄉村藝術民宿——噶拉邦嘎音樂藝術空間,算得上是龍泉山民宿的“開山鼻祖”。

  主理人程蕾,是四川雅安人,也是清華大學MBA碩士,曾任北京知名企業高管。丈夫德拉才讓,是一名獨立音樂人。“回到成都生活之后,覺得好輕松、好安逸哦。”程蕾說。

▲交流音樂▲交流音樂

  第一次上龍泉山選址,是在2017年的秋天。彼時,程蕾和丈夫已經在城里看過不少條件優越的場所,龍泉山上全是光禿禿的桃樹,甚至找不到一家在營業的農家樂吃飯,頗有些“蕭條”的味道。

  丈夫需要安靜的環境進行音樂創造,和玩音樂的朋友交流;孩子需要一個寬敞的空間,擁有自由快樂的童年。他們看中的小院視野開闊,占地不小,滿足條件。而程蕾只問了房東:“這個朝向是不是有日落?”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程蕾決定,就這里了!

  幼時老家的火燒云、德國阿爾卑斯山的落日,是停留在程蕾腦海里最美的記憶之一。入住以后,龍泉山沒有讓她失望。

  程蕾說,以前說起看日出,朋友們總說要去峨眉山金頂,似乎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看到絢爛的日出朝霞。但現在,“噶拉邦嘎就擁有漂亮的落日餐廳。”有客人說,在龍泉驛住了幾十年,從來不知道龍泉山有這么美的日落。

  大自然的驚喜不止如此。程蕾說,2018年五六月的一天,早上7點半,睡夢中的她被喊醒,一推開門,屋前就是一片云海,對面的青山露出山腰,“像極了新疆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神仙灣的云海”。還有一次傍晚,一場滂沱大雨后,天空突然放晴,云海四起,夕陽金光四射。

▲民宿一角▲民宿一角

  “一開始確實也沒有考慮商業目的。”程蕾說,當時來桃源村考察的投資人也不少,但都看看就走了,畢竟誰也不敢孤注一擲,賭一場無法預見的5年后。

  而在裝修階段,“噶拉邦嘎”就受到了大量的關注,“他們覺得,跟普通農家樂不一樣”。兩棟雙層白色小樓,以實木為底色,簡單樸實的桌椅,許多都出自德拉才讓的手,只簡單地刷上清漆的原木風。半開放式的平臺,一半是德拉才讓和音樂人朋友創作的空間,一半是餐廳。窗戶可以全部打開,迎接山間的清風;關上,亦能聽雨。

  “噶拉邦嘎”能在桃源村“安家”,程蕾覺得,一方面是民族音樂積累了大量穩定的觀眾群體,市場小眾,也不拘泥于地點。在這里,常常有世界知名的音樂人不定時演出,正是鄉村生活與音樂藝術的深度融合。

  “噶拉邦嘎”火了,周圍的民宿、餐廳也多了起來。

▲山上拍照 攝影 石頭魚▲山上拍照 攝影 石頭魚

  2018年,距離“噶拉邦嘎”不到100米的“兩忘茶舍”開業,書和茶是這里的兩大標簽,主打貴州特色餐飲。置身“兩忘”,物我兩忘。“老板也是很有鄉村情懷的,說(茶舍)是要做一輩子的。”程蕾說。

  現在,打開小紅書、抖音,“等風來”、“半山歸墅”(山上書屋)、“云里小坐·山上見”、“秋棲小院”、 “瞭望塔”……龍泉山上不同主題特色的民宿,有自己的故事、自帶的客源,相得益彰。

  程蕾說,這都是“有文化符號的旅游民宿”。

  4。

  未來可期

今年五一開始,龍泉山看日出火了, “龍泉熱”持續不減。數據顯示,一個月后的端午小長假期間,山泉鎮共接待游客7.08萬人次,實現旅游經營收入1132.8萬元;其中夜間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民宿入住率達95%以上。

  以前淡季的關門閉戶,到現在的“不夜山”,龍泉山為什么突然火了?

▲龍泉山吸引眾多游客 攝影 嘉楠▲龍泉山吸引眾多游客 攝影 嘉楠

  張昊覺得,日益擁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功不可沒。常年生活在龍泉山,日出日落,云起霞飛,他們已經覺得是日常。但他在朋友圈發龍泉山的圖片,外地的供應商都很艷羨,甚至有人說,要在龍泉山租一套院子住下來。

  另外,就是90后、00后新一代的消費主力軍,成為了龍泉山蝶變的“中堅力量”。“年輕人的思維方式、消費習慣是不同的。”張昊說,他作為80后,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咖啡還能擺在后備廂里賣。

  “年輕人夜爬龍泉山,看日出,他們真的只是為了看日出嗎?”張昊認為,“看日出”只是年輕人聚會交流的社交活動方式。

▲龍泉山日出 攝影 嘉楠▲龍泉山日出 攝影 嘉楠

  受疫情影響,全國的文旅行業都處于低迷狀態,但程蕾覺得,龍泉山的民宿是在夾縫中“蓬勃生長”,這和疫情下不能遠游有關,更與龍泉山發展近郊游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后天文化內涵的加持有關。

  2022年5月27日,隨著周末游玩龍泉山的人群越來越多,龍泉山民宿經濟興起。

  以民宿帶動農家樂升級的新業態提升,是龍泉山的一張招牌。打好這張牌,還需要更多后續動力。“現在我們提高了民宿業態的準入門檻,無論是品牌,還是主題,都要進行約束性管理,避免同質化和無序發展。”羅渠波說,重新進行頂層設計,劃定功能區,全面升級改造,是龍泉山民宿業態的下一個方向。

  突破了季節限制,甚至突破了日夜時間瓶頸的龍泉山經濟,也在探索新的路子:綠道騎行、汽車拉力登山賽、低空滑翔項目……

  龍泉山,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