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產業生態

  城市、政府與企業如何實現共贏?

“十四五”時期,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有序推進,數字經濟和智慧蓉城雙向賦能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數字城市區域合作深入拓展,推動建圈強鏈,促進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數字經濟新高地基本構建。

——《規劃》摘錄

  智慧城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數字經濟也是智慧城市產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托。如何讓城市、政府與企業實現共贏,共筑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規劃》明確提出,2025年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預計將建成110個場景。同時,為加快推進場景建設項目落地,引導國內外創新型企業新技術、新產品落地蓉城,成都將面向智慧蓉城建設發展需求,制定場景工作行動計劃,定期謀劃并發布年度場景機會清單,按場景領域、企業領域等組織場景創意和方案揭榜大賽,同步推動企業招商對接,搭建線上場景對接平臺。

  ▲成都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平臺

  京東科技數字政府產品部總監、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郭沐表示,加快數字時代市域治理現代化路徑轉型,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要求,既對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了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點。

  “在成都市全面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智慧蓉城建設將以場景建設為牽引和抓手,圍繞關聯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引導資源要素的集聚,不斷培育面向不同行業提供數字產品開發、產業數字化服務的企業集群與產業生態?!惫逭f,通過智慧蓉城建設,招募業內優秀的科技型企業并不斷發展壯大本土科技企業規模與創新實力,共同助力成都降低城市發展與運營的供應鏈總成本,提升城市運行效率與質量,最終不僅成為城市現代化治理的主抓手,更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