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夏天來了,成都的露營熱度也跟著升溫了。親水見綠、可靜可動的錦江綠道成為許多成都市民的露營首選地。錦江支流磨底河畔濱江公園因為環境優美,迎來不少“露營客”。

  作為成都的母親河,錦江的流域面積占全成都的14%,滋養著全市約45%的人口,創造出全市近60%的GDP。

  這背后,離不開錦江流域2393名各級河長的辛勤工作,離不開成都系統推動錦江從護城河、景觀河、生態河到幸福河的“四次轉型”。

資料圖 錦江春色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攝資料圖 錦江春色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攝

  錦江煙水綠,優良水體大幅提升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這是唐代詩人張籍吟詠“萬里橋”的詩句。“萬里橋”今天的名字叫“老南門大橋”。

  6月,以“老南門大橋”水閘為代表的5座公園城市水閘3.0版閃亮登場。昔日黯然無光的水閘,如今變成了川西風格的文化勝景——以傳統文化場景“川西壩子”為主題,青瓦、灰墻,還原了老成都市井生活場景,還原成都人心中的一抹鄉愁。

  錦江煙水綠,幸福萬里橋。錦江縱貫三百里、潤澤成都兩千年,歷經了從護城河、景觀河到生態河的發展變遷,如今正在邁向幸福河的“第四次轉型”。

  邁向幸福河,錦江福澤綿遠悠長——近10年來,在支撐人口增長近20%、經濟總量超過原來3倍的同時,錦江水質優良率從2016年的69%提升到現在的100%,流域內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從單純治水到活水興城,成都推進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不斷擦亮公園城市底色,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靈秀畫卷正在成都平原徐徐展開。

  2020年5月國務院對成都市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給予通報表彰,2020年11月錦江成功創建全國第一批示范河湖。

資料圖 錦江春色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攝資料圖 錦江春色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攝

  幸福萬里長,以水興業關聯發展

  今年春夏,成都錦江五丁橋頭的風景被“圈”在圍欄中,河堤兩岸景觀提升工程正加快實施,為“夜游錦江”10公里夜游線船行至此做好硬件準備。

  2019年4月,“夜游錦江”從愿景變成了現實,此后,航行路線不斷延長。

  “泛舟錦江之所以再次成為可能,是因為作為錦江綠道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錦江水生態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項目方負責人的一句話,道出了成都在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中,探索生態價值轉化實踐的考量。

  生態價值轉化,不僅是一段示范河道的探索,也不僅是150公里錦江干流的探索,還是系統推進流域治理的體現。

  近年來,成都堅持“大流域統籌規劃、小流域單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的思路,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統推進,控源、截污、清淤、補水同向發力,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業興的新錦江。

  生態價值轉化,不是簡單的商業開發,而是全面發展帶來的、自然呈現的成果。

  近年來,成都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以“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為建設理念,加快促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探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化的實現路徑。

  當前,成都堅持保護傳承蜀水文化,大力營造消費新場景,規劃形成“一帶、一核、十二景區、二十三園”的錦江公園空間格局,加快促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已打造了“夜游錦江”、大川巷等一批休閑旅游新名片和旅游街區示范段。與此同時,成都正以水為源,重點打造水美鄉村、生態農業、休閑農業,推廣“天府水源地”農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