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幕后:

  做籃球直播獲得關注

  “野”球場成了成都的“東單球場”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最近打球的市民很多,球場上,平均每晚都有十七八組隊員。為了讓大家體驗感更好,現場有市民自發進行場地秩序維護。維護者來自一個叫“夜幕大源”的籃球群,是最早在這里打球的人,成員則是住在大源片區的籃球愛好者。

  “我們建籃球群的初衷,是為了下班后大家能約在一起打球。”“夜幕大源”主理人趙三浪說,以前在這里打球的人不多,“每天也就四五組”。

 ↑比賽如火如荼 ↑比賽如火如荼

  球場是如何火起來的?趙三浪介紹,5月中旬,他們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做籃球直播,每天將大伙打球的過程在網上播放,沒想到獲得了不錯的關注。

  “我可以來扣籃嗎?”“每天都有比賽嗎?”比賽直播時,不少網友會咨詢如何加入的問題,也有的為球員花式扣籃點贊,還有吐槽技術不行的,或者想來挑戰的。

  趙三浪回憶,5月中旬開始直播時,一般直播幾個小時,同時在線觀看的只有幾十人。大概十來天后,看直播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甚至到現場打球的人也多了。來打球的人中甚至不乏一些CBA、CUBA的專業球員、網紅球員,大源壩壩籃球的人氣也就跟著火爆起來。

  趙三浪介紹,現在,直播的賬號已從一個增加到三個。6月15日晚,直播間觀看人數同時在線高達一萬多,總觀看人數33.8萬,加上其他賬號,一晚直播下來,有近50萬人次觀看,超過了99%的同級別主播。

  壩壩籃球有什么規則呢?“現場規則由球員制定,有問題雙方溝通。溝通不成,觀眾來當裁判。如果還不行,就發點球論勝負。”趙三浪說,其實,這里跟大多壩壩球一樣,“但是在這里打球,有機會與高手、達人過招,甚至還可能贏球。”

  大源壩壩籃球爆火后,這里最近甚至被網友們拿來與在籃球圈知名度甚高的北京東單籃球場相比,稱為成都的“東單球場”。

  據了解,北京東單籃球場的出名,是由街球達人吳悠,在2012年創辦街球“日落東單”籃球賽,其“太陽落下,籃球升起”的口號也漸漸響徹籃球圈,這也把東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社區球場給盤起來了,隨著中國街球不斷升溫,東單球場開始被中國的街球愛好者供為了“圣地”。

  業內觀察:

  新興“現象級”籃球場地

  帶動全民健身 有利于體育精神發展

  6月15日晚,成都草根籃球明星謝金岳也來到大源籃球場,他和隊友們一起在比賽中贏得了8連莊。他說:“直播間最高峰同時在線一萬七八人次,全國目前估計就這一個。”

  謝金岳是一名業余籃球愛好者,從大學開始至今打球有15年了,近年來,國內各種籃球體育賽事越來越多,他也積極參加。5年來,他參與了五人制、三人制等各類業余籃球比賽1200多場,平均一年要參加200多場,其中獲得比賽冠軍60余座。

  最近,他也關注到了火爆的大源壩壩籃球。有意思的是,有其他場地開始模仿跟風,進行籃球直播,建群宣傳,希望把“野”球場帶火,但并沒有做起來。

  在他看來,大源這個區域本身在成都有一定關注度,平日有很多網紅打卡地。另外,由于籃球現場觀看參與人數多,直播間流量大,還有球星、達人來打球,則更有吸引力,流量在壩壩籃球中算是“現象級”。

 ↑比賽精彩 ↑比賽精彩

  據成都籃球業內人士表示,大源壩壩籃球的火爆是有一定基礎的。成都有比較悠久的業余籃球和街頭籃球歷史,以前有各種品牌的街頭籃球賽,也有成都體育中心的籃球公園、迪卡儂籃球公園,形成了非常濃厚的籃球氛圍。同時,從2014年起,成都一直在推廣三人籃球,街頭籃球、壩壩籃球等運動娛樂方式,曾多次舉辦三人籃球的國際賽事,使得更多人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據了解,目前成都籃球場館數量,除了可以承辦大型國際賽事的一流場館外,相關俱樂部、機構也自建的場地有400片(館),場館的增多,方便了市民參與。下一步,協會將進一步推廣五到十五分鐘運動健身圈,并協同街道、社區建設更多的運動場地,讓市民在家附近就能方便的運動健身。

  “因此,一些籃球場地,稍微組織一下,大家積極參加,便會逐步形成有氛圍的、新的籃球打卡地。”業內人士表示,大源壩壩籃球是純草根,自發形成的,它的火爆不僅對三人籃球等項目有推廣價值,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聚集效應可以帶動周邊消費;最重要的是其社會價值,帶動大家全民健身,市民通過長期運動鍛煉,獲得很好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力,同時對青少年體育精神也具有培養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