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
會遭遇同品類攤主的競爭
看天吃飯 一旦下雨就得停止營業
6月8日晚,記者接到Ray打來的電話,“科華北路有城管,擺不了。”聽筒里夾雜著汽車來往鳴笛的聲音。
Ray是個來自遼寧撫順的姑娘,一口東北腔,只身一人來到成都打拼。她頂著一頭利索的短發,喜歡獨來獨往,唯一的伙伴,是后備箱頂上坐著的大猩猩公仔。別人問起,她回答:“一個人擺攤很無聊,它是我的精神寄托。”
約一個小時后,她把自己的淺藍色五菱宏光mini電車,停在了較場壩的一條巷子里。周圍人流量不大,但她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車頂上的LED燈組成四個字,“深夜酒館”。她的后備箱,擺著調酒用具、咖啡機和一大堆洋酒,主營各種雞尾酒、啤酒和咖啡。路邊再支兩張露營用的桌子和板凳,坐下便可以小酌幾杯。
不一會兒,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他們點了威士忌和伏特加,Ray遞給記者一瓶科羅拉。四個人圍坐在一起,伴隨著路燈的暖光和夏夜的微風,酒過三巡,很快就聊開了。

兩個年輕人都是附近四川音樂學院的學生,男生說:“在這里喝酒很清靜,不吵。再者,他和Ray現在也比較熟。”
Ray說:“在這里喝酒很隨意,很多女孩子去酒吧會精心打扮一番,但這里不需要。”
Ray會把自己的經營故事發在抖音上,做一些引流,她說:“抖音上慕名過來喝酒、喝咖啡的人還挺多,很多是小老弟,時間久了就成了朋友。”
曾經,Ray在酒吧里當調酒師,只把后備箱擺攤當成副業,偶爾空了就擺一擺。大概兩個月前,開始專心擺攤。
與小吳那種定點擺攤不同,Ray面臨著更多的困難。Ray說,首先點位很難找,“當你找了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后,有了穩定的客源,很快就會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擺了。”Ray曾經也去過建設路等地,但被城管趕走了,遇到有同品類攤主的競爭,還會另尋他處。她稱,天氣也會影響經營,一旦下雨就得停業。
相對于在酒吧打工,Ray喜歡后備箱擺攤的自由,這也是她選擇后備箱擺攤的主要原因。
目前,Ray擺攤的月收入在幾千至一萬余元,這將撐起她吉普賽式的夢想:開著她的車、帶著她的后備箱,在國內自駕游,把她的酒和咖啡帶給全國各地的朋友。下一站,也許會去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