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北京理工大學,成都市校合作朋友圈“再擴大”——

  7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北京理工大學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北京理工大學簽署共建創新裝備研究院合作協議。

  創新裝備研究院將依托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聚焦自然災害監測防控等特色領域,開展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建設應用創新平臺和研究生培養基地,打造北理工在川科研、教育、交流、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合作總平臺。

  創新裝備研究院要建什么?又要如何建?

  落子西部(成都)科學城

  將建設3個創新平臺及1個人才培養基地

  充分發揮北京理工大學學科優勢、引聚創新資源,在立足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北京理工大學三方簽署協議,共同建設創新裝備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將有效提升城市創新策源能力,深化校地協同合作,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根據協議,研究院將依托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聚焦自然災害監測防控等特色領域,引入國內該領域領軍的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團隊,開展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致力將研究院建設成為北京理工大學在四川的科研、教育、交流、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合作的總平臺。

  具體來說,研究院將主要建設3個創新平臺和北京理工大學四川研究生培養基地。

  在運營模式上,將按照“平臺+公司”“研發+轉化”模式,推進研究院實現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發展,圍繞平臺發展、人才引入、成果研發、研究生培養、企業孵化、企業服務、合作交流等方面,推動研究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研究院將入駐天府海創園,西部(成都)科學城將再添一“高校系”科研機構,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動能澎湃

  成都市校合作“朋友圈”再擴大

  高校作為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之一,成都歷來高度重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一組數據足以說明成都市校合作“朋友圈”釋放的巨大創新動能——在西部(成都)科學城,成都已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21家市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在蓉高校協同發展,同時落地建設了“高校系”新型研發機構有12家,產學研聯合實驗室有168個。

  這背后,是成都近年來秉持“城市發展事業合伙人”理念,不斷擴大高校朋友圈,推進市校全面協同創新的努力——

  一方面,成都先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簽署市校戰略合作協議,圍繞共建創新平臺、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層次人才、戰略決策咨詢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在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成都科學城,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載體平臺正“拔節生長”;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成都優勢產業領域,一批院士領銜、主導的創新項目在成都“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成都不斷加強與在蓉“雙一流”高校合作,打造環川大知識城、電子科大“一校一帶”等10個環高校知識經濟圈,聚力打造一批創新創業“微生態”,聚集創業團隊500余個,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超200家。

  此外,成都深入開展“校企雙進”系列活動,搭建企業與高校對接平臺,先后走進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科大等知名高校,累計舉辦活動300余場,幫助3000余家成都企業與1500人次的高校知名專家團隊進行了對接,促成校企間達成合作項目近1500項,協議投資金額超過140億元。

  “我們既要主動‘走出去’,努力尋求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的合作伙伴,把高校院所、創新企業作為城市發展事業合伙人,去吸引他們,也要讓他們‘留下來’,在他們來了之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務保障。”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