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地里的玉米、水稻、油菜正茁壯成長;田埂上,格桑花、波斯菊、向日葵、三葉草隨風搖擺;微風中,成都市民正在田地里體驗農事活動……一幅優美的田園風景畫卷躍然眼前。

  這是成都市環城生態公園的農業項目。環城生態公園項目范圍涉及農田整治區10.88萬畝,其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萬畝,主要包含基本農田保護區5.4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0.55萬畝,一般耕地4.11萬畝。

  目前,環城生態公園正著力打造“10萬畝糧食產業帶”,持續提升耕地質量等級,力爭3年內完成農田整治10.1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5.83萬畝,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親子插秧農事體驗活動 ▲親子插秧農事體驗活動

  “廢棄堆場變良田”

  驅動農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以前這一地塊以雜樹雜草、建渣堆積為主,如今已經是欣欣向榮的農田景象了。”站在位于錦江區柳江街道的環城生態公園農業項目27號地塊旁,成都天府綠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業項目負責人唐良見感嘆道。

▲以前的27號地塊▲以前的27號地塊

  唐良見向記者展示著以前的照片,只見地上全被亂石覆蓋。“2021年5月公司進場,邀請了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院開展施工方案設計,對項目地形地勢、水文水利、土壤條件、周邊產業發展現狀等進行充分調研,科學制定實施方案,以梯田為主題恢復農田肌理,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種植安全。”唐良見介紹說,目前該地塊種植作物以玉米、向日葵、油菜為主。

 ▲如今的27號地塊 ▲如今的27號地塊

  27號地塊只是環城生態公園構建現代都市農業產業生態的一個縮影。

  位于金牛區天回街道的6號地塊,以前也有大量雜草和建渣堆積,成都天府綠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場后,通過建渣清理、農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目前基本完成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整治,耕地已具備基本農業生產功能。據了解,該地塊農作物種植設計主要以規模性糧食作物輪作(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為主,并輔以三葉草、木春菊、向日葵組成田埂、道路、溝渠生態緩沖帶。“在保證農業生產安全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農業景觀和經濟作物產出收益。”唐良見介紹說。

  ▲以前的6號地塊

  如今,農田不僅僅只是農田。據了解,環城生態公園各個特色園借助周圍的景觀農田,將公園形態與山水田園有機融合,實現農業觀光、農事體驗、家庭農場體驗等都市農業新經濟集群發展,構筑都市現代農業綜合體,驅動農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比如位于郫都區安靖街道的16號地塊屬于親子牧場農業區,我們會組織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豐收節、農事體驗、認種認養等一系列活動,讓市民能就近深度參與體驗農耕文化。”唐良見說。

  ▲如今的6號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