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一樁涉案金額達5000多萬的詐騙案在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隨著23名被告人被法警帶入法庭,數十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從座位上起身,當年被騙的往事一涌而上……
紅星新聞記者從檢察院獲悉,這群以李莉為首的“年輕組織”,以老年人為主要銷售對象,向他們銷售“盛世絕鈔”“絕版金鈔”“翰墨丹青”等60余種收藏品、紀念幣。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進貨價1000多元的產品被翻10倍,以一兩萬的價格售出,銷售員月收入甚至可以高達十余萬元。據統計,500余位受害人受騙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涉案金額高達5000余萬元。
在受騙老人中,不乏退休教師等高知分子,有老人因此“妻離子散”,晚年生活苦不堪言。他們是如何設計陷阱,一步步騙到老年人的?紅星新聞通過個案,復盤整個受騙過程。
以藏品有價值、升值快為誘餌
老人鉆入收藏圈套
7月13日一大早,來自成都各地的老年人早早地等候在武侯區法院門前。他們行動緩慢,直到開庭,還有老人陸續被家人攙扶入場。
法庭外,一位原本心情平靜的老人被問及當年被騙一事,突然變得激動起來。從被騙到現在,六七年過去了,她沒要回一分錢,兒子讓她坐在一旁休息,但想起母親的遭遇,他也抑制不住激動的情緒。

與其他人不同,坐在法庭內的彭大爺顯得冷靜許多,面對紅星新聞記者,他慢慢道出自己的受騙經歷。他說,自己原本可以安享退休生活,但因為受騙,他“妻離子散”,與家人關系降到冰點,還背負了十多萬的債務。
2015年6月,他在銀石廣場被一年輕小伙攔住,對方遞給他一張宣傳單,“說上面有文化宣傳,讓我們上(樓)去。”上到銀石廣場14樓,一家收藏品公司內已有許多老人,工作人員正在向他們展示藏品。

為了證明這些藏品的“真資格”,還出示了公證書、合同,以及“紅頭文件”。但彭大爺回憶,當時現場并無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