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采樣、收集……7月17日晚,成都市錦江區新一輪擴面核酸檢測啟動。雖然夜晚的氣溫有所下降,但悶熱的空氣與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依然消耗著醫務人員、志愿者以及市民們的體力。但大家沒有絲毫懈怠,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大白”身邊放著一盆“冰墩墩” 圖據錦江區融媒體中心
在錦江區錦官驛街道的核酸采樣點位上,紅星新聞記者看到,每一位“大白”身邊都放著一盆“冰墩墩”。“有這個冰塊降溫就不那么熱了。”核酸采樣點的一位醫護人員告訴記者,為了防止在高溫和密閉環境下長時間開展采樣工作的醫護人員中暑,錦官驛街道想出了這個辦法。“這段時間天氣熱,他們的防護服密不透風,用冰塊降溫,效果可能好一些。”該街道辦事處社區發展辦公室主任黃亞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一名小朋友在進行核酸采樣 圖據錦江區融媒體中心
在錦官驛街道轄區內的20個核酸采樣點位上,志愿者們在現場維持著秩序,耐心地解說著;市民們排著隊,有序地進行著核酸檢測。一名黨員志愿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們有100余名由‘錦官君’和街道、社區黨員組成的志愿者分散在各個核酸采樣點位上,開展秩序維護和服務等工作。”
據悉,在本輪擴面核酸檢測中,錦江區錦官驛街道已于7月17日24時前,安全有序地完成了轄區近5萬人的核酸檢測工作。此外,轄區企業還捐贈了礦泉水、飲料等500余件。
秦東銘 紅星新聞記者 吳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