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20年,這是警察李家斌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他不會想到,眼前盤查的這個白T藍褲男子,身上會背負兩條人命。
男子把鴨舌帽壓得低低的,整張臉都隱藏在帽檐的陰影中。這樣的黑暗,這個名叫陳某禮的男子已經置身22年——2000年、2002年,他先后在四川簡陽、河北涿州兩地故意殺人后,一直逃亡至今。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00年6月第一次作案,2022年6月落網,而抓到陳某禮的關鍵,在于街面巡警的“一瞥”。
民警街面巡查意外一瞥
擋獲在逃22年的殺人犯
2022年6月26日,成都還沒有進入“三伏天”,太陽已經迫不及待地宣告它的威力。下午16點16分,在錦華路與中環路的交叉路口,錦江公安巡警大隊機動武裝巡邏4組照常進行街面巡查。
迎面而來一個騎電瓶車的中年男子,引起了巡警的注意。白色T恤、牛仔短褲,這身打扮并不起眼,男子刻意把鴨舌帽壓得低低的,并不利于騎車。巡警李家斌和同事走上前去,對男子進行常規盤查。

男子自稱姓魏,沒有帶身份證,也沒有帶手機,支支吾吾半天,才說出女朋友的電話。巡警打通了其女朋友的電話,但電話那頭,女朋友對于男子的身份也吞吞吐吐,不愿多說。
“家里人不說,本人也不說,越是這樣越覺得有問題。”李家斌再次進行檢查,在清查其隨身物品時,男子竟掏出了手機。“你不是沒帶手機嗎?”男子隨便搪塞過去。李家斌一行在檢查手機時,發現了更多的不對勁。
健康碼,過期;支付系統,綁定他人(女朋友的);手機實名,綁定他人(女朋友的)。在翻閱相冊時,巡警終于找到了一張身份證照片,身份證上的信息和男子口述的名字一致:魏某。
第一次,巡警通過警務移動終端利用身份證號碼進行查詢,但終端系統顯示的魏某照片與眼前的男子并不一樣。“很早以前照的,那會我很胖,現在生病瘦多了。”男子解釋著。他不知道的是,終端顯示的魏某看上去比自己還瘦。
看到警察半信半疑,男子有些緊張,“警官,我能不能喝點水?”“警官,你給我留個電話,我回到家就給你傳我的身份信息。”
這一次,巡警又根據男子提供的身份證照片進行再次查詢,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眼前這個不起眼的男子,與一位在逃22年的嫌疑人陳某禮高度相似,其身背兩條人命,消失多年。
31歲開始逃亡生涯
衣食住行都靠女友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巡警將男子送到附近的錦華路派出所。到派出所之前,男子著急地詢問李家斌:“警官,我的情況怎么樣呢?”李家斌反問道:“你的情況你肯定清楚。”男子沒有接話,隔了一會忍不住嘀咕:“警官,你是真的不曉得啊!”
民警聯系上錦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刑警大隊接報后,立刻派命案中隊中隊長帶領民警趕往派出所,隨后聯系上真正的魏某,得知魏某在外地;又找到了逃犯陳某禮的前妻和女兒,因為時隔多年,家屬沒有辦法確認眼前這個人就是陳某禮。
通過技術中心對眼前的男子進行了指紋、血液比對,才確定了他就是潛逃22年的陳某禮。6月27日上午,男子終于承認,自己就是陳某禮。
至今在網絡上,還可以查到陳某禮的懸賞通告。此前,涿州市公安局發布網上懸賞追逃,家住四川簡陽市賈家鎮的陳某禮涉嫌故意殺人案,懸賞金額2萬元。按照年齡推算,今年53歲的陳某禮從31歲開始自己的逃亡生涯,一逃就是22年。
陳某禮供述,犯案后,自己再也沒回過簡陽老家。這些年,他用過的名字,有魏某,有謝某,就是沒有陳某禮。
當年犯案后,陳某禮四處逃亡,最后來到成都。來到成都后,陳某禮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沒有工作,不敢租房。一直以來,他衣食住行都是依靠女朋友,甚至于自己的健康碼、手機實名綁定,也都是女朋友的信息。依靠一張假身份證,陳某禮東躲西藏地度過屬于自己的22年。
目前,陳某禮對兩起故意殺人在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被移交簡陽市公安局。
巧合的是,陳某禮第一次作案是在2000年6月,而這次被警方擋獲是在2022年6月,恰好22年。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實習生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