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至右分別為沈杰文、陳茵、地鐵站工作人員和失主從左至右分別為沈杰文、陳茵、地鐵站工作人員和失主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實習生 常齊軒 攝影報道

  都說失而復得是人生一大幸事,這背后不僅是一件物品的物歸原主,更流淌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7月14日,李宣(化名)就體驗了一把這樣的幸運。

  李宣是西南交通大學大二的學生,這個暑假,他到一家對口單位進行專業實習。平時愛好攝影的他也隨身攜帶著相機,準備用來記錄工作中的成長瞬間。不料在7月3日,他前往地鐵六號線興業北街地鐵站乘坐地鐵時,不慎將相機遺落在共享單車上。“地鐵站附近人流量那么大,我都沒想過能找回來。”李宣說。

  7月14日,李宣的手機響起。一番溝通過后,李宣才了解到,來電的是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警務區的民警陳茵。經過努力付出,李宣丟失的相機已被陳茵找回。

  “真的很感謝犀浦警務區的民警,竟然付出十余天的不懈努力,找尋相機失主,最終聯系到了我。”李宣說。在拿回相機后的第二天,他向犀浦警務區和六號線興業北街地鐵站送去了錦旗,感謝民警和地鐵站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民警這份為群眾服務的信心和使命深深打動了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有安全感有溫度的城市中,我很幸運。”李宣說。

  相機沒丟 但主人找不到了

  “雖然快退休了,也要繼續發揮余熱,盡最大努力服務群眾。”錦旗故事的主人公陳茵,今年51歲,從警已有22年,是名恪盡職守的老警察。

  7月26日,陳茵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憶起了案件過程。7月3日晚上10點在興業北街地鐵站,一名市民正準備使用共享單車時,發現車筐里有個相機包。這位市民也沒有開包檢查,當即就把物品交給附近巡邏的輔警沈杰文。

  接過相機包,沈杰文擔心失主找不到相機,便站在地鐵站口耐心等待。幾個小時過去,沈杰文沒有等來失主,隨即將此事報告給犀浦駐守總警官陳茵。

  由于相機的丟失地點是在地鐵站附近,陳茵開始聯系到地鐵6號線相關工作人員。不過,根據地鐵站相關規定,相機遺失地點是在地鐵站外,地鐵站不能代為保管遺失物品。

  “相機是貴重物品,失主找不到肯定要著急。”陳茵說道。于是,她主動申請找回相機失主的任務,隨即又與地鐵站方聯系,希望能調取7月3日進站口監控視頻,以便后續調查。

  查看監控近3天 基本確定失主

  每天地鐵站的客流量巨大,要從中找到一個人,可謂大海撈針。如何判定誰是失主?“一定要秉持一環扣一環的原則,先要確定失主身份,再得出失主信息,講證據、找失主。”陳茵說道。

  因為遺失物品靠近地鐵站,陳茵便將查找監控的預定方案控制在地鐵站方向。經過近三天全力以赴地查找后,陳茵和同事通過天眼發現了疑似失主。“我們運氣也比較好,通過監控能明顯看到一位身穿紅色T恤的男乘客騎車抵達地鐵站口,車筐里放有一個相機包。”

  為了進一步核實失主身份,陳茵開始調取興業北街地鐵站站內監控。她發現,在同一時段也有一名身穿紅色T恤的男乘客,通過與站外天眼視頻比對,乘客身材、衣貌等整體特征基本吻合——陳茵這才確定了相機失主。

  愛心接力 他們為市民找回丟失相機

  在確定失主后,陳茵立刻向地鐵站申請查詢乘客信息,此時距李宣遺失相機已過去三天。而由于此時涉及公民隱私問題,陳茵在填報申請材料、等待地鐵站方審批,一切手續辦妥之后,才電話聯系李宣。

  “和失主通電話時,我聽出了他的東北口音,心里就有底了。”陳茵事先了解到,失主李宣是黑龍江人,千里迢迢來到四川上大學,隨后的通話中李宣的信息也與失主信息吻合無誤。層層核實后,陳茵這才告訴李宣他丟失的相機找回來了,并提醒他盡快到犀浦警務室領取。

  “真的很感動。”李宣告訴記者,接到陳茵電話時他很意外,沒想過丟失的相機還能找回來,“沒想到在外省求學,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據了解,陳茵在犀浦警務站工作了九年,除了打擊罪犯外,在疫情防控、地鐵治安等方面也認真履職,“服務群眾就是要依靠我們這些基層警力,我永遠不會忘記初心和使命,我會一直服務到退休那一天。”陳茵說。

  “在10多天時間里,我們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失主身份確定、失主信息查找和聯系失主的工作,這些都與地鐵站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分不開。”陳茵表示,李宣相機的找回得益于犀浦警務與興業北街地鐵站的協調聯動機制,更是一座城市的愛心接力——從拾金不昧的乘客再到每一位恪盡職守的工作人員,每一個人都在背后默默奉獻,為這座城市澆筑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