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8月14日,記者從成都文廣旅局獲悉,成都市文廣旅局已向成都各區(市)縣文化廣電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局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發出《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關于切實加強暑期汛期防災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提出,要求深刻汲取8月13日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突發山洪造成群眾傷亡的教訓,舉一反三,充分認識防范應對極端天氣保障旅游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并強調兩條汛期文廣旅事故防范的重要要求。其中明確,在收到暴雨、大風、雷擊等黃色以上預警信息,或監測發現成災跡象時,成都A級旅游景區必須立即關閉園區,組織游客緊急疏散,撤離至就近安全避險區域。

  加強查漏補缺

  對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

  通知中提到,今年成都汛期雨情水情災情嚴峻復雜,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就在身邊,各行業領域的防汛減災任務繁重,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群死群傷,切不可麻痹大意,抱有僥幸心理。

  各區(市)縣文旅部門要按照“三管三必須”的原則,持續深入組織好A級旅游景區、沿山臨水文旅企業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預警預報、汛期24小時應急值守等重點工作,將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將具體措施細化到每項應對工作,牢牢把握文廣旅行業暑期汛期防災減災工作主動性。

  暑期和周末假日,成都西部沿山臨水旅游景區既是市民、游客的休閑避暑熱門區域,也是洪水、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山石崩塌等自然災害的高發區域。

  各區(市)縣文旅部門要督促A級旅游景區、沿山臨水文旅企業嚴格執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措施,盯緊重要部位、重要設施和薄弱環節,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理、早銷號,嚴格實行整治措施、時限、責任、資金、預案“五個落實”,切實做到汛期不過、排查不停,隱患不除、整改不止。

  特別是要立即針對處于山洪災害或地質災害危險區的A級旅游景區、休閑度假區等重點區域,處于城市內澇或低洼危險區的公共文化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區,A級旅游景區內沿山、沿河、臨水的步道、游樂設施、戶外露營地等重點部位,玻璃棧道、玻璃懸索橋、玻璃滑道(水滑道)、纜車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危游樂設施、水上游樂項目等重要設施,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大排查,摸清災害風險底數。

  完善監測預警

  接到預警預報要迅速進入臨戰狀態

  汛期文旅行業安全防范的首要任務是隨時動態掌握屬地雨情水情災情及發展趨勢,這是守死守牢行業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通知中提到,各區(市)縣文旅部門要主動融入本級防汛減災會商調度、信息共享機制,確保及時掌握氣象、水務、規劃和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同時,落實文旅行業預警傳遞機制,通過手機短信、電話傳真、微信QQ工作群、景區廣播、鳴鑼吹哨、入戶敲門等多種方式,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達到部門和科室、傳遞到企業和一線員工、告知到每名市民和游客。

  接到預警預報或出現成災跡象時,各區(市)縣文旅部門要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要重點督促A級旅游景區、沿山臨水文旅企業;處于城市內澇或低洼危險區的公共文化娛樂場所采取果斷措施,提前組織受威脅市民、游客和文旅活動參與者疏散轉移,嚴格做到“應轉必轉、應轉盡轉”;要督促旅行社加強風險評估,合理規劃旅游路線,謹慎前往災害天氣預警地區,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高發地區;旅游行程中,一旦遭遇突發災害天氣,要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并立即調整團隊行程和路線確保安全。

  此外,通知還強調了兩條汛期文廣旅事故防范的重要要求:一是成都A級旅游景區內的大型游樂設施(特種設備)、纜車索道、玻璃棧道、玻璃懸索橋、玻璃滑道 (水滑道),網紅橋、高空秋千等高危游樂項目,以及各類水上游樂活動,必須立即關閉停運;二是在收到暴雨、大風、雷擊等黃色以上預警信息,或監測發現成災跡象時,全市A級旅游景區必須立即關閉園區,組織游客緊急疏散,撤離至就近安全避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