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晝夜顛倒、整裝待發,從接到疾控中心的轉運電話,五分鐘內做好自身防護,對接具體情況,半小時之內到達指定小區和街道,將需要轉運的人員送上轉運車再駕駛至隔離點。從8月30日開始,密接人群轉運司機王芝遠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

  非常時期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出問題

  作為抗疫“前線”,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是一項艱巨而且風險較高的任務,因此,對司機團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在疫情剛開始的那段時間,轉運壓力非常大,我們一天也就抽空能夠休息兩三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轉運密接人群的過程中。”王芝遠說道,“轉移密接人群,和普通的客運完全不一樣,累是最小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安撫密接人群的情緒,讓轉運工作順利完成。”

  對絕大多數密接者來說,得知自己成為密接是突如其來、毫無防備的,因此需要車組人員積極對他們進行撫慰和引導。

  “在轉運密接人群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很害怕,害怕自己確診,加上轉運時間大部分是在晚上甚至凌晨,因此在上車的時候他們的心情都不好。不單單要醫護人員安撫大家的情緒,我們司機也要做好配合。”王芝遠回憶道,在轉移的過程中因為時間比較久,有些密接人員想下車,但是考慮到安全隱患,不能夠在隨意的地點下車。這往往會爆發矛盾。出現矛盾的時候,就是最考驗司機的時候,既要安撫情緒,還要安全地把他們送到指定的隔離地點。

轉運密接人群司機王芝遠轉運密接人群司機王芝遠

  “回來之后,防疫工作人員要對整個救護車消毒,我們的防護服全部要換一遍。哪怕我們已經很累了,眼睛都睜不開了,但是我們還要自己再做一遍消毒,幾十個空調出風口和車座扶手都不能放過。”王芝遠說:“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出問題,對不起大家的信任。防疫是天大的事情,任何一點點小細節都不能放過。”

  義無反顧

  “我防疫去了,你把家看好”

  通常來說,急救站轉運的人員大致有三類:占比最大的是確診病例的密接人員,需要被送往指定地點集中隔離;其次是送往指定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的人員;再就是集中隔離后有就醫需求的人員,需要將他們送往指定醫院。總之,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重點人群。

  當被問到離病毒如此之近,會不會有些害怕和恐懼時,王芝遠大聲說道:“中國人民是不怕困難的,出了問題,你不上,我不上,哪個上呢?”

  “我不怕自己出啥問題,就怕對不起妻兒老小。接到防疫任務后,我回家取了一套衣服,就和老婆說,‘我防疫去了,你把家看好,娃兒帶好’,然后就走了。”王芝遠說。

  在想起妻兒的時候,王芝遠的語氣明顯轉變得極為溫柔。參加防疫工作后,他就沒見過妻兒了,有時候和妻兒語音視頻都是奢侈。

  最開始轉運工作壓力極大,王芝遠每天連軸轉,經常是隨口吃點面包湊合,根本沒時間和家人通話。到近兩天,他晚上雖然忙碌,但是白天偶爾有空閑。但由于妻子正在上班,兩人也只能“留言板”式地互報平安。

  “想家,想妻兒,想回到家。經常想起下班后女兒磕磕絆絆地取來拖鞋,兒子在門口喊著爸爸辛苦了。昨天老婆發消息問什么時候能回家,我就回了一句,疫情結束就回家。”王芝遠指著旁邊的同事說,很多同事都不是成都本地人,是從附近的縣市過來支援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扛起責任,主動作戰,才能讓疫情早點結束,讓大家能早點回家。”講完這段話后,王芝遠的眼睛已經濕潤了。

  困了在車上瞇一會,餓了在車旁邊快速吃點盒飯,手邊就是防護物資,隨時等待防疫指揮部安排……王芝遠開玩笑說:“我們這個疾控中心附近,最熱情的就是蚊子,不小心就給你幾個大紅包。”雖然王芝遠在開玩笑,記者卻注意到他的腳踝處有很多紅疙瘩。

運送防疫物資車隊司機吃午飯運送防疫物資車隊司機吃午飯

  面對繁重的防疫任務和有限的生活環境,王芝遠卻很樂觀:“在所有防疫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相信疫情很快就能控制住。疫情結束的那天,我就回家抱抱孩子,好好泡個熱水澡,然后放縱地睡一覺,睡飽為止。”

  他們是疫情“擺渡人”,是戰疫路上的逆行者。在采訪結束后,王芝遠和他的轉運車仍然時刻準備著聽從疾控中心命令,運送防疫物資、轉運密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