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紅霞 成都觀察 楊柳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千百年來成都平原以富饒著稱,富饒背后孕育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9月19日,從農民豐收節主場館出發,沿成新蒲快速路向南,經寶墩路向西行,川觀新聞記者就到了本次豐收節的分會場探館——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

  考古工作站旁是大片的稻田,四座仿古民居造型的建筑佇立其間,其中三座為考古工作站,一座為寶墩遺址展館。

  寶墩遺址作為成都平原目前發現最早的稻作文明發源地和城市文明起源地,是成都平原邁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華文明史的重要實證,“三千年成都看金沙,五千年成都看寶墩。”由此而來。

  展館工作人員郭俊笑著說:“‘墩’的意思是土堆,‘寶墩’就是有寶貝的土堆。”金色的麥浪下到底藏著什么樣的“寶貝”?川觀新聞記者走進寶墩遺址,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穿越千年探尋“天府之根”

  寶墩古城遺址距今約4500年,城址面積約276萬平方米,是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

  進入寶墩遺址展館,首先看到的是墻上“天府之根”四個大字。展館工作人員郭俊介紹道:“其實‘天府之根’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代表植物的根莖,意為寶墩是成都平原目前最早發現種植水稻的地方;另一層是根源的意思,代表成都平原文明的起源。”

  那么,作為古蜀根脈,寶墩文化從哪里來?其實,寶墩文化的形成主要來自于兩個方向,一個是西北方向的馬家窯文化,另一個就是長江中下游的屈家嶺文化。

  距今5000年左右,北方的馬家窯文化進入岷江上游,最具代表的是營盤山文化。而在同時期的南方沿海地區,海平面的持續上升使得長江中下游先民沿長江上溯,最終在岷江上游定居。

  郭俊說:“寶墩文化融合了南北方的文化,作為長江上游唯一的一個點,中國先民向著多元一體的道路逐步探索。”

  生長滋長,孕育成都平原

  現在的寶墩以前叫孟獲城,當地的農戶在田間勞作的時候發現了許多“直角轉角”的土墩,就傳說這里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地方。

  2009年,寶墩遺址被列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隨著挖掘的逐年推進,新的發掘成果不斷涌現,在2020年至2021年間,外城、鼓墩子、水稻田相繼被發現。

  在考古工作中,寶墩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泥制灰白陶,而這種灰白陶,在三星堆的最下層也發現過。考古學家通過碳十四測年和文物比對,考古學家基本確定了寶墩遺址是距今4500年前的史前城址。根據這一發現,考古學家陸續確認了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等8個城址。

  除了灰白陶,寶墩遺址還出土了植物碳化種子中主要有水稻、粟、豇豆等,其中稻谷數量占絕對優勢,這說明水稻已經成了寶墩先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由于河流改道,整個古城在存續了300-400年之后被河流沖毀。隨后這支人群開始往東遷徙,來到了三星堆地區。開始在三星堆定居,并且不斷發展出高度發達的青銅器文明。三星堆古城在幾百年后也遭到了廢棄,族群開始遷往金沙。

  從寶墩遺址到三星堆遺址再到金沙遺址,考古學家梳理一條完整且清晰的古蜀文明發展序列,而寶墩文化則是目前整個古蜀文化的源頭。

  脫胎換骨,打造現代農業

  如今的寶墩鎮,早已成為中國天府農博園天府農耕文明傳播的重要承載區和四川省主要糧食生產基地。

近年來,寶墩鎮依托天府農博園優質糧油產業腹地之勢,聚集了中倫農業、迎先糧油等30余家農業產業企業。

  其中,中國化工集團與寶墩糧油合作社共同打造了中化現代農業新津技術服務中心。截止目前,中心為新津區域內2萬余畝種植戶提供了技術服務保障以及優質水稻小麥品種,幫助農戶增產增收10%-15%。

  同時,寶墩鎮還積極與中科院合作,建立糯小麥、五彩油菜新品選育種植實驗區和衍生品開發中心,帶動全鎮產業、社區、品牌以及區域價值協同發展,擦亮天府農博“金字招牌”。

  在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的外圍,郭俊指著稻田上的土包說:“這就是寶墩古城的城墻!”4500年前,古蜀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筑城、耕種、生活。歲月的風沙抹不平歷史的印記,風吹麥浪,土墩驕傲地屹立于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