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間隙訓練到凌晨 “訣竅”是形成肌肉記憶

  場館里比賽多,尤其是前期。由于白天也在各自崗位,葉典昇和隊友只能在晚上、所有比賽結束之后,進到場館實地訓練。“最晚的時候,比賽結束都晚上10點多了,我們會訓練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凌晨。”葉典昇說,平時的休息時間,隊友們也會在樓道里訓練,有時候背靠著背,訓練每一次擺臂動作的高度一致。

  每分鐘步頻120步,每步步長75厘米,擺臂高度與腰帶齊平……“高度、速度,重點是整齊度,也是最難的。”葉典昇說,這些,需要隊友間的默契配合,“訣竅”就是反復不斷地練習,形成肌肉記憶。

  △隊友們要配合默契

  場地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之前彩排,賽場有兩個賽臺,所以有兩條類似減速帶的間隔帶,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葉典昇說,但8日早上彩排時,突然發現賽場調整為一個賽臺,兩條突起的間隔帶變成了并排,稍不注意,有可能絆腳。這也提醒隊員們,在正式頒獎儀式前,仍然可能出現場地變化,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

  △訓練中

  大型賽事的升旗儀式,與高校校內升旗儀式展示的風格有所不同。“比如說擺臂動作,在學校要求‘擺臂自然大方’,但賽事頒獎儀式的動作要果斷、迅速、有力,叩地有聲。”葉典昇說,這代表著精氣神。

  頒獎儀式前,隊員們多少有些緊張,“經過這么久的訓練,很希望能以最好的狀態展現出警校學生的風采,志愿者的風采。”葉典昇說。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