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徐瑛蔓
在成都,“太陽神鳥”已成為一個特別的文化符號。作為成都城市形象標識的主體圖案,它已融入成都人的生活,博物館、地鐵、公交上都能發現其身影。它凝聚著古蜀文明的神秘與美妙,也連接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現在,“太陽神鳥”多了一個新的化身——乘坐地鐵從火車南站出發,40多分鐘就能抵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如果從空中俯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撲面而來,云層下若隱若現的天府國際機場,恰好如同展翅欲飛的“神鳥”。
截至2022年6月26日,天府國際機場保障旅客已超1000萬人次。
這個設計出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總負責人、中建西南院總建筑師邱小勇和團隊之手。2015年,中建西南院聯合體設計的天府國際機場“太陽神鳥”方案,從全世界的六個競標方案中脫穎而出,唯一獲得專家全票推薦。2021年6月,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讓成都一躍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投運一年多來,天府國際機場保障旅客已超1000萬人次。
“我們設計的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形象上美,而且還融入了成都的歷史文化。”9月26日,邱小勇和團隊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天府國際機場的設計過程,依然充滿激動與興奮。邱小勇說,在見證“最美”設計圖變成實景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國家實力的強大和科技水平的進步。
唯一獲專家全票推薦 “最美”設計圖脫穎而出
天府國際機場將在第四個航季完成全部轉場,日均航班量約1138架次。
金秋十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架架飛機駛入跑道,加速飛上云端。10月30日起,天府國際機場將迎來投運后的第四個航季,按照計劃,將在第四個航季完成全部轉場,日均航班量將達到約1138架次。
時間回到十年前。2012年,這里還是一片農田。“第一次去那里實地勘察,感覺一望無際,丘陵、河流交錯,雜草叢生。”邱小勇曾參與重慶江北機場T3航站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2航站樓以及青島新機場等機場的設計工作。在準備設計天府國際機場時,他就想著“如何為成都量身設計一個機場。”
幾經討論,最終確定了“太陽神鳥”的設計方案。在邱小勇看來,好的設計方案,不僅要有清晰明確的設計邏輯,還應該具有浪漫氣質和地域特色。而“太陽神鳥”不僅代表了成都的形象,也是中國文化遺產標志。這件從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飾,外層由4只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令人聯想起“金烏負日”的美麗傳說。
天府國際機場夜景
天府國際機場剛好規劃了4座航站樓。因此,在設計時,邱小勇和團隊成員很自然將機場與“太陽神鳥”聯系到一起。而將航站樓設計成“神鳥”的形狀,也代表了人類對飛翔的向往。從空中俯瞰,天府國際機場就如同飛入人間的“神鳥”,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美。“同時,四只馱日飛行的神鳥,也代表了一年四季的時光變化。”
機場內部的設計也融入了四川代表元素,大熊貓、金沙遺韻、三國文化、蜀錦羌繡、青城幽徑……穿行于機場航站樓的旅客,仿若行走在四川文化的長廊。以T1航站樓內“錦繡蜀山”庭院為例,該主題庭院以“蜀山”層巒疊嶂的山形為設計元素,利用片石山水景墻展現川蜀地貌,并配以絢麗的五彩水池,完美展現秀麗的蜀地山水風情。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外觀上要美,功能流程上也要便捷,具體表現在進出要快,中轉要快。此外,還要考慮節能、環保等問題。”最終,“太陽神鳥”設計方案脫穎而出,唯一獲得全國11個專家全票推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的方案都很全面。”邱小勇相信,“沒有什么能比‘神鳥’構型更適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了。”
多個創新設計 讓“神鳥”好看又好用
天府國際機場上的飛機
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天府國際機場引入了許多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以及前沿的科技手段,讓“神鳥”獨一無二。
首先,它擁有國內首個“手拉手式”航站樓。天府國際機場由T1、T2兩個單元式航站樓組成,為保證便捷程度,邱小勇和團隊在設計時,思考能否解決因為吞吐量變大而帶來的旅客在航站樓內步行過遠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幾十種方案構型的比選,總結下來共有三類構型,面對面、肩并肩、手拉手。”
最終選擇了“手拉手”構型。這一構型既能很好地解決天府國際機場的高近機位率、寬體機近機位數量多、旅客步行距離、空陸側用地均衡等問題,又縮短了各個航站樓之間的距離,極大地方便旅客穿行。
兩座航站樓之間設有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實現了綜合交通“無縫換乘”。通過垂直疊合、復合運轉的方式,將地鐵、機場、專線、長途汽車、出租車、網約車、自駕車、高鐵、PRT、團隊大巴等交通方式融為一體,構建起空地無縫銜接的立體交通體系。有了這個設計,旅客從航站樓到達層出口到各交通方式乘車區,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
天府國際機場值機大廳
同時,天府國際機場也是亞洲首個采用PRT系統的機場。PRT系統主要連接航站樓和機場遠端停車場。旅客將車停在停車場后,可由無人駕駛的PRT智慧小車負責送旅客至航站樓。智慧小車每車可以乘坐4至6名旅客,走專用車道,7分鐘左右就能到達航站樓。
此外,還首次嘗試預分揀行李系統。“在全國大多數機場,旅客的行李會通過傳輸系統傳送到統一地點,分揀后運送到飛機上。”邱小勇說,天府國際機場通過預分揀行李系統,可以先識別行李是哪家航空公司的,高速小車行李傳輸系統再將行李運送到該航空公司的行李處理廳,然后運送到飛機上,減少乘客等待時間。
面對一個個創新設計,邱小勇直言:“天府國際機場是我所有參與設計機場里面規模最大、難度最大的,也是運用新技術最多的。”
雙向奔赴 “最美”設計圖終成“最美”實景
2016年5月,天府國際機場開始動工建設。按照規劃,一期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241個停機位、71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以及相應的空管工程、供油工程等設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0萬噸的需求。
之后幾年,“最美”設計圖一步步變成實景。對于設計團隊來說,機場開始建設,意味著新的工作也開始了——做好整體把控,讓設計圖完美地呈現。
這是一個復雜工程,大到單個設施大小的調整,小到裝修時建筑收邊收口、材料變化,這些細節都要一一把控。天府國際機場開始建設后,中建西南院設計九院執行總建筑師張宗騰每周有3至4天都要前往施工現場。“早上7點過從院里出發,到了現場一待就是一整天,這種生活一直持續了3年。”
張宗騰說,整個過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讓設計圖中的細節完美呈現。“航站樓是一個整體的設計,不僅包括整體結構,還包括行李系統、機電等。要讓這些設施和諧共存,需要和施工方多次溝通細節。”張宗騰舉例,比如機場行李系統進入后,由于工藝比較復雜,可能與機電管線互相碰撞,如果處理不好,就需要拆了重新裝,“經過我們的努力,這一部分做得很好”。
天府國際機場APM捷運系統
為了讓設計圖完美呈現,作為總設計師的邱小勇需要從整體上把控實施效果。邱小勇介紹道:“首先就是要將程序提前,我們在初步設計的同時,室內的設計概念方案也出來了。到了概念方案階段,專業配合也完成了,這樣所有問題提前暴露,避免走返工的道路。然后,還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分級控制施工質量。”
在施工的過程中,設計圖也在不斷微調。“建設過程中,我們發現最初設計的候機廳面積偏小,于是加大了面積。”邱小勇說,庭院數量也發生了變化,“最初設計的8個庭院,最終變成了12個。”如今,12個庭院也成為航站樓內設計的核心亮點,主要通過具象的植物與裝置,將景觀與公共藝術和交互裝置結合在一起,打造一個個濃縮的蜀地自然文化特色空間。
當“神鳥”由藍圖變成現實,每一個設計人員都被感動和震撼。“建設這么龐大的一個機場,如果在國外,可能需要5-10年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建成,而天府國際機場僅用了3年多時間就建成。而且從整體規劃設計,到建造細節,都實現了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高標準,讓我們親身體驗了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建西南院設計七院執行總建筑師劉世海說。
天府國際機場投運后,邱小勇有時也會從機場出發,去全國各地出差。他還記得有一次在天府國際機場上空看到的場景。“云層下天府國際機場若隱若現,展翅欲飛,很漂亮、很震撼、很振奮。”邱小勇感慨,“紙上的東西變成了真正的實物,把我們原來的設想都實現了,甚至完成度相當高。”
對話邱小勇
大國工程是國家經濟實力和技術發展水平的體現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總負責人、中建西南院總建筑師邱小勇 攝影:雷遠東
封面新聞:在您看來,什么樣的項目能稱為大國工程?
邱小勇:大國工程,不僅指項目的規模大、難度大、技術相對復雜,還要能夠展現這個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技術發展水平。
封面新聞:天府國際機場在設計方面,實現了多個創新。哪些設計讓您印象深刻?
邱小勇:隨著我國和全球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這個時代只有想不到的問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難在怎么來思維,逼自己的設計團隊、逼自己去創新。在大家都有的情況下,怎么突出我們是不一樣的,如何做到獨特性,這就很難。
比如在T1航站樓、T2航站樓中間有個捷運系統,行業專業術語叫APM,就是旅客捷運系統。這個系統國外很多機場有,比如法蘭克福機場、卡塔爾機場等。國內比較早的,比如北京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但他們的捷運系統,大部分都是旅客安檢以后,坐車去主航站樓,或者到其他的衛星廳。而我們的航站樓捷運系統與他們不一樣,我們有兩座航站樓,旅客要互相中轉,可能到T1的旅客走到了T2,陸側的旅客也需要在T1、T2之間轉換,這就要逼我們的團隊,把捷運系統做成空陸側在同一趟車里面,實現空陸側旅客都可以用。
封面新聞:參與天府國際機場的設計,并見證機場由藍圖變為現實,您有哪些感受?
邱小勇:首先是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我們國家的發展。只有經濟實力提高了,才有能力一次性建設規模這么大的項目,我們才有機會參與這種大型項目的設計。另一個是技術實力的提升,隨著我國及全球技術發展,設計中的藍圖才能得到實現。
同時,在做大國工程的設計過程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觀察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設計在前,建設在后。我們在設計時,要在先進的基礎上再適當提升一下,再往前走一步或者半步,工程建出來的效果才能體現優勢。
此外,天府國際機場的設計項目,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一個人的思維可能也有盲區,需要充分交流,并聽取團隊的意見,把綜合實力發揮出來,才能真正把大國工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