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智慧水務”,讓武侯區水美景更美。 成都市武侯區水務局供圖實施“智慧水務”,讓武侯區水美景更美。 成都市武侯區水務局供圖
成都市溫江區幸福村的美麗水景。 成都市溫江區水務局供圖成都市溫江區幸福村的美麗水景。 成都市溫江區水務局供圖

  青純 文弦

  成都,因水而起,因水而興。

  千里岷江,沖出高山峽谷,奔涌到成都平原西部,古代先賢師法自然,在此建設了當今世界年代最久遠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良田沃土,歷經千年依然發揮著巨大的水利效益,成都千年前就因此成為“天府之國”。

  從用水到避水到治水,千百年來,成都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2022年3月,《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公布,提出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范區、城市人民宜居宜業的示范區、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為進一步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成都市水務局創新性提出“天府藍網”建設理念,實施“天府藍網”行動,構建藍綠交織的公園體系。

  十年治水,十年興城。從2012年到2022年,成都用水總量從64。43億立方米下降到51.43億立方米,卻支撐了GDP從0.86萬億元增長到1.99萬億元。全市優良水體率從2012年的71.7%提升至100%,V類、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2020年,錦江國控黃龍溪斷面水質近20年來首次全年達到并持續保持在III類以上。

  與此同時,成都穩步推進水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深化節水型社會建設,全域推行“河長制”和“智慧水務”建設,全面推進供排凈治一體化改革,不斷完善城鄉供水體系和強化排水基礎設施,水生態本底不斷夯實,構建了新時代治水興水新格局。

  以水營城

  “天府藍網”助力構建公園城市體系

  2020年12月,成都市水務局啟動“天府藍網”建設工作——作為全域公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河湖水系為基礎、岸線綠地為關鍵、濱水空間為核心,水岸城一體化打造,優化公園城市格局,引領城市擁水發展藍圖。

  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成都如今又踏上了因水為美、以水營城的發展之路。

  建設融合城市型、田園型、風景型、生態型四類場景,成都按照中心城區、城區新城、郊區新城三個類別,分區優化“天府藍網”發展策略,確定“十四五”市級骨干藍網“3+3+3+N”的項目構架,涉及河流總長度約440公里。

  “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從杜甫的詩句中,人們可以一窺古時錦江的繁榮景象。如今,錦江水生態治理和場景營造,正是“天府藍網”建設的精彩之筆。

  錦江全長150公里,流域面積占全市的14%,承載著成都約46%的人口和約77%的GDP。2017年,成都全面啟動錦江水生態治理,按照“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的目標,系統推進“治水、筑景、添綠、暢行、成勢”路徑。目前,錦江流域優良水體率從2016年的69%提升到2022年1—5月的100%。

  成都構建“蓉水”“融岸”“榮城”為核心的“天府藍網”,依托“一帶、一核、十二景區、二十三園”的都市濱水錦江公園,構建新場景拓展新業態,打造“夜游錦江”魅力IP,促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激活成都生態經濟、夜間經濟。今年國慶期間,成都錦江綠道公司運營的“夜游錦江”游船,新增了5艘快艇和8艘各具特色的主題游船,推出多種線路新玩法。通過構建新場景、培育新動力,探索“藍網+”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提升公園城市品質,落地實踐“青山綠道藍網”營城理念。

  徜徉沱江新都段,整治后的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示范項目生意盎然,打造了四季不同的野趣“天府藍網”圖景。九道堰河流域是沱江流域45個小流域之一。2017年起,成都市水務局全面啟動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創新提出“大流域統籌規劃、小流域單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治理理念,九道堰河流域治理中探索出的創新思路榮獲“2021年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天府藍網”建設理念獲得國家級專業機構認可。

  目前,成都已建設完成100公里“天府藍網”。計劃到2025年,將建設完成1000公里“天府藍網”,初步形成全域藍網骨架體系,打造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精品藍網發展帶;到2035年,建設形成“三江潤城、百河為脈、千渠入院、萬里織網”的“天府藍網”,呈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城市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