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恒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成都高新區,解決“停車難”問題,也成為老舊院落改造、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內容和保障城市生活宜居品質的重要舉措。

  10月26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在3.5平方公里中和老城區范圍內,成都高新區正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按照“供需平衡、停車優化、智慧引導、近遠結合”的總體思路,構建以人為本、智慧高效的停車系統,解決周邊居民停車難題。

  優規劃補短板

  基本實現停車場3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

  停車,對于家住中和片區的陳先生來說一直是難題。“院子里的停車位永遠不夠,很多人都停在附近的道路邊上,不方便也不安全,我們一直很期待能解決這個問題。”陳先生說。

  回應百姓心聲,成都高新區結合未來公園社區建設,進一步做優老城區停車規劃,推進公共停車場智慧化建設。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前期科學測算片區停車需求,新的規劃通過增存并舉、實現供需平衡。根據規劃,該片區采取近遠結合的方式,推進多處公共停車場建設,同時引導公共停車場采取立體化、地面地下一體化的建設方式。

  另一方面,成都高新區也對該片區現有的老舊院落停車設施進行了研究,補齊停車短板,加快老舊院落停車設施改造。規劃通過立體化停車改造、城市剩余空間臨時改造、小區車位錯時共享三種方式,進一步增加中和老城區停車位供給,推進該區域范圍停車場300米服務半徑基本實現滿覆蓋。

  以“智慧”提效率

  停車服務智慧場景添彩未來公園社區

  “在中和玉津未來公園社區的停車優化規劃中,我們聚焦效率提升,還開展停車智慧配套及智慧引導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交通主要進出節點、擁堵路段及公共建筑,構建“智慧展示大屏”+“智慧誘導屏”的智慧引導體系,實時發布停車誘導和公共信息,引導停車分流,避免“停車難”現象。同時,規劃提出路內停車智能化建設方式,并采用嚴管停車路段、區分收費標準、車位限時管理等措施,實施精細化管理。

  根據《中和玉津未來公園社區綜合開發規劃》,老碼頭片區未來將成為中和老城片區的核心區域,包含五岔子橋、芙蓉島、芙蓉夜肆等重點項目及中和中學,未來將匯集大量周邊居民及游客,產生大量停車需求。

  “我們規劃在這里集成多樣的智慧停車引導設施,建立‘1+2+3’停車示范體系。”相關負責人介紹,“1+2+3”即1個高新區智慧停車平臺(含智慧展示大屏),2處智慧誘導屏引導停車分流,3處停車場包括地下停車場、地下智慧停車場、地面立體化停車場。

  其中,立體化停車場示范點位將結合社區綜合體建設,打造地下停車+立體停車+社區綜合體相結合的“社區停車+”綜合體;老舊城區院落空間停車設施立體化改造示范點位,將在增加車位供給的同時,對立體停車設施立面進行景觀化處理,形成社區院落風景線;智慧展示大屏將加強與核心區域有效對接與協調聯動,實現交通服務信息互通共享及公眾信息及時發布。(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