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一家市場主體的名片,但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因某些原因受到行政處罰,如何在糾錯的同時快速修復信用?11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修復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正式印發,進一步完善了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信用修復工作機制,鼓勵失信當事人自我糾錯、主動自新,重塑良好信用,采取推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網上受理”等措施,實現信用修復“少跑路”“不跑路”,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發展。
企業信用修復全程網辦“零見面”
根據有關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適用普通程序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相關信息,應當記錄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并向社會公示。依據處罰決定不同,公示期三個月至三年不等。這樣做的目的,旨在強化市場主體信用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事項涉及食品、藥品、物價、商標、專利以及反壟斷等領域。”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被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只要滿足規定時限要求,市場主體在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并作出守信承諾后,即可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提前停止公示,這就是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
據介紹,非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領域行政處罰信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期滿六個月的,可申請信用修復;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領域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滿一年的,可申請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規定首次因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公示或者報送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的,當事人完成信用修復后,納入“首違不罰”范圍。據悉,通過訪問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門戶網站提交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對符合要求的,都將在第一時間予以辦理,實現“零見面”信用修復。
強化為企服務,信用修復結果部門互認
對于全市350余萬戶市場主體,成都實施“寬信用快修復”的助企惠企服務,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對申請信用修復的市場主體,采取壓縮受理時間、提高辦理效率等措施,幫助企業加快修復信用。
市場主體少跑路或者不跑路的背后,是相關部門積極回應企業需求,讓材料在網上跑、數據在單位之間跑。
據悉,信用修復后,相關管理措施也將依法解除,信用修復信息將與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共享,以修復結果互認方式,幫助市場主體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謹防上當!信用修復不收費
“對于今年受疫情影響首次逾期未年報的企業,只要在12月31日前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時完成企業年報的補報,將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也不予行政處罰。”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申請信用修復的企業都需要對自己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切實負責。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的市場主體,將嚴格把握申請條件,嚴格信用修復辦理流程。
“信用政策我們都會主動告知,記得留意我們定期向經營者發送的信用服務短信內容。”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說,“同時也要提醒廣大企業信用修復及年報服務均不收費,要注意甄別,避免上當受騙。”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規定行政處罰機關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可以同步送達《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告知書》。這種將信用修復告知前置到處罰環節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創,隨著《辦法》的施行,這一做法也將在全市范圍推廣。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