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生態殺手”,微細種粒可飄上萬米

  據介紹,近日在龍泉驛區發現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中,長的有近兩米,短的一米左右。“外部條件適宜,能長到三四米高。”成都市林草檢疫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加拿大一枝黃花”(俗稱霸王花)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進行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其植株可高達4米,莖桿直徑達1.5-2.0厘米,單株一年可產生2萬多粒種子,而且發芽率極高,40%的種子都能生長成單一植株。

  據了解,“加拿大一枝黃花”為菊科一枝黃花屬植物,原產于北美洲,于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我國種植,用于鮮切花束中的配花。“之前大家購買的花束中,點綴的黃花很有可能就它。之后它從苗圃中‘逃出’,出現在公路邊、荒地、田邊等,成為危害生態平衡的一種外來入侵雜草。”

  該工作人員回憶說,最開始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時候,大家嘗試直接徒手拔除。而就算一位成年男性使勁拉扯,如拇指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幾乎一動不動;如果是小指般粗細的,拔出后可以看到其根部帶起了巴掌大小的一捧泥土。

  “難拔是因為它在地里的根系很深,能達到十多厘米。”該工作人員表示,不光長,還“有毒”,對耕地破壞尤其明顯。被它入侵的土壤會逐漸失去肥力,出現板結、酸堿失衡等問題,甚至可能會變成鹽堿地。同時,由于其植株高大,大部分植物爭光搶肥都不是它的對手,面臨死亡威脅。這也正是它被稱為“生態殺手”“惡魔之花”的原因之一。

  據介紹,“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微細種粒隨風飄移可達幾千米,甚至上萬米,所到之處,綠地及其它地上植物會成片死亡,形成單一植物群落,會嚴重侵占農田和林地。為此,龍泉驛區森防站專門制定了除治方案,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花市“黃花”來自云南,非彼“黃花”

  就在“加拿大一枝黃花”引發關注的同時,有多位網友還稱,在成都三圣花鄉市場有形似該花的植物出售,名為黃鶯草。那么,這個“黃花”是不是就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呢?

  在位于錦江區三圣鄉的萬福花卉市場的鮮切花區域,記者找到了市民所說的“黃鶯草”,售價六七元一束。“常見的配花,一年四季都有,云南那邊過來的。”一位賣花的商家表示,黃鶯草的花是黃色的,雖然兩者看上去確實很像,但它并不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萬福花卉市場里售賣的“黃花” ▲萬福花卉市場里售賣的“黃花”

  隨后,紅星新聞記者咨詢成都市林草檢疫站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辨認,確認商家說法屬實,該市場售賣的“黃花”不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需要仔細看花序,才能發現不同。”成都市林草檢疫站相關工作人員找出一張放大的示意圖介紹說,“加拿大一枝黃花”是單面著生的頭狀花序,其他本土一枝黃花則是非單面著生的頭狀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軸上的發育和排列方式。直觀來說,‘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花骨朵頭整齊地排列于分枝的一側,呈蝎尾狀;而一枝黃花的花骨朵則不僅在分枝的一側,不呈蝎尾狀。”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花市里賣的黃鶯草并非“加拿大一枝黃花”。

  該相關工作人員還表示,本土一枝黃花長不到“加拿大一枝黃花”那么高壯,其根莖也不太發達,不會侵占其它植物的地盤。

  最后,成都市林草檢疫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公共綠地有專業人員定期巡查,一般不會出現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有,很快也會處理,不會泛濫成災。而一些尚未利用、位置偏僻的閑置地塊,如果相關單位疏于管理,就會成為外來入侵物種例如“加拿大一枝黃花”發展壯大的溫床。

  該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市民一旦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一定要及時向所在區(市)縣的農業或林業園林相關部門反映,也可以撥打成都市林草檢疫站電話028-87762576反映。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