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文 視頻/吳楓

  從今年10月30日起,針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行為,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借助AI智能技術,已經在成都主城區11個視頻監控點位開通“AI技術+視頻監控設備”(以下簡稱“AI抓拍系統”)抓拍,實現全時段、全自動分析抓拍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停車讓行的違法行為。

  目前,該技術已經上線運行10天,具體是如何運行的?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是否有所減少?11月9日,四川在線記者來到了成都市錦江區東大街錦東路段點位進行現場探訪。

  現場:24小時不停,通過比對車輛和行人位置實施抓拍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條橫跨6條車道的斑馬線將該路段兩邊的人行道連接起來。由于地處市中心,該路段的車流量相對較大。記者觀察發現,5分鐘時間內,該路段大致有400多輛汽車通過。

  視頻截圖。

  “這里沒有設置紅綠燈,機動車不讓行斑馬線上行人的情況時有發生。”成都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查處違法行為,屬地民警時常會通過回看監控對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進行采集,但人工篩查的方式,不能做到對違法行為的全時段查處。成都交警這次開通“AI抓拍系統”,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你看,那個橢圓形的監控,就是‘AI抓拍系統’”。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信處民警龔永剛告訴記者,“AI抓拍系統”是對原有的監控設備進行了一個升級,使其有了24小時的自動識別和抓拍能力。在“AI”抓拍完以后,還會發給民警進行審核,避免誤判。這樣,既降低了民警的工作量,又提升了違法認定的準確性。

  視頻截圖。

  攝像頭如何能識別到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呢?據悉,“AI抓拍系統”抓拍總共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在識別標準上,通過“大數據深度學習+場景理解”,讓視頻監控能夠精準識別視頻畫面中的行人、機動車、人行橫道;其次,在抓拍流程上,視頻監控對視頻中的行人和機動車的行為進行準確識別和追蹤,發現車輛有不禮讓行人的行為后,立即由“AI”捕獲并且向后臺和民警上傳證據信息。

  視頻截圖。

  以東大街錦東路路口為例,在斑馬線的前30厘米左右處是機動車停止線。如果有行人通過,機動車應該在停止線前停車避讓行人。按照設定,當車輛行駛到機動車停止線前,“AI抓拍系統”就會被觸發。“觸發后,該系統在追蹤車輛位置的同時,也會對斑馬線上行人的位置進行判定。如果出現斑馬線上有行人而機動車還在繼續行駛的情況,那就將被抓拍。”龔永剛介紹。

  效果:車輛通過速度降低,群眾出行更安心

  在該路段斑馬線旁,記者還隨機采訪了多名住在附近的市民,他們紛紛表示,在“AI抓拍系統”運行后,通過斑馬線的車輛速度明顯降低。如果遇到行人在通過斑馬線,大多數駕駛員都會主動停車讓行。

  16點30分,居住在附近的張女士正在帶著讀小學的孩子通過斑馬線放學回家。“我們每天接娃娃都要通過這里的斑馬線,大多數駕駛員看到后都會主動給我們讓行。”張女士說,“AI抓拍系統”運行后,自己覺得出行更安全了。

  視頻截圖。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家住錦東路235號院的李大爺。李大爺告訴記者,自己每天買菜都會通過這條斑馬線。“我們老年人腿腳不方便,每次過馬路的時候都很擔心。但是,現在有了這個抓拍系統,大多數車輛在通過斑馬線的時候都能做到減速、停車,這讓我們很安心。” 李大爺說。

  成都交警提醒,根據相關規定,駕駛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不按規定減速、停車、避讓行人的駕駛員,將面臨罰款50元、駕駛證記3分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