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柑橘上市的季節。目前,成都本地耙耙柑已有部分上市,愛媛則成為柑橘市場的主力。近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耙耙柑、愛媛的“身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多位種植戶表示,耙耙柑去年地頭收購價在2~2.5元每斤,目前在4~5元每斤;部分愛媛的收購價則從去年1~2元,上漲到當前的3~4元每斤,上漲了近1倍。成都柑橘主產地之一蒲江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初步統計,兩者較去年的平均收購價均上漲0.8到1元左右。
收購價為何上漲?會對種植戶帶來多大效益?市場消費端價格影響大嗎?記者進行了走訪。

收購價較去年平均上浮0.8到1元
近期,金燦燦的柑橘出現在成都的街頭小巷。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柑橘地頭收購價相比去年高出了不少。
“往年耙耙柑地頭收購價在2~2.5元每斤,目前的收購價在4~5元每斤。”蒲江一位柑橘種植大戶表示。目前,耙耙柑已開始部分上市,愛媛上市半個多月,已成為各大農產品水果市場的一大主力。該種植戶強調,因價格引起的市場波動,當前收購價暫時只反映近期的行情。

另一位種植大戶則表示,當前愛媛的地頭收購價為3~4元每斤,而去年該品種的收購價則為1~2元每斤。
上述兩位種植戶種植面積均超過百畝。對于當前價格,其中一位表示與剛剛上市有關,“剛上市量較少,價格一般都會有所上漲。”整體大量上市還需要一段時間,“像耙耙柑要到年底和明年初才是整體出售的時候,到時候的收購價應該會有所回落。”
蒲江縣作為成都本地柑橘的主要生產地之一,當地已有40多年的種植發展歷史,種植總面積超過1.7萬公頃,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對于收購價格,該地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愛媛正在上市階段,而耙耙柑除部分早起果子,整體還未正式進入采摘期。根據今年的初步統計,收購價確實有所上漲,“耙耙柑訂購價平均在4.5元,愛媛的收購價平均在4元左右。兩者較去年的平均收購價均上漲0.8~1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