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施行
11月3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水務局獲悉,《成都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1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的出臺填補了成都市排水與污水處理法規的空白,是深入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關于供排凈治一體化管理重大決策部署,促進成都市排水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體現。大家關心的城市內澇、雨污分流、再生水利用等問題,該《條例》都有提到。對于住宅小區內部共用排水設施問題,該《條例》明確,運行維護單位未履行養護和維護責任,確保設施安全運行的,由排水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根據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住宅小區內部排水管網設施由業主或業主委托物業負責管護。”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現在小區排水設施損壞,物業置之不理就不光是失職,更涉嫌違法了。
實行雨污分流
新建住宅小區的陽臺和露臺應當設置污水管道
據悉,該《條例》適用于成都市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保護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延伸到農村地區的,其建設、維護、保護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同樣適用該《條例》。工業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排水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水污染防治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該《條例》所稱排水設施,包括市政排水設施和自建排水設施。其中市政排水設施是指主要供公眾使用的排水設施。自建排水設施是指由單位或者個人自行建設的、供本區域專用的排水設施。兩者以接戶井為界。《條例》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規劃與建設、排水管理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與保護、法律責任、附則等共六章四十七條。
在加強內澇防治方面,《條例》明確提出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城鎮內澇防治內容納入相關規劃編制,并與城鎮開發建設、道路、綠地、水系等專項規劃相銜接;在實施排水設施建設計劃時,應當在人口密集、內澇易發等地區提高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標準,并優先安排易澇區域排水設施建設改造。
結合成都實際情況,《條例》明確,成都市實行雨污分流,未實現雨污分流的區域,由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編制雨污分流改造計劃,按照城鎮排水規劃和水環境治理要求進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設施改造。同時新建住宅小區的陽臺和露臺應當設置污水管道,現有住宅未設置的應當制定改造計劃并逐步改造。
鼓勵住宅小區委托市政排水設施運行單位進行管理
解決管理水平不足的問題
對于老小區排水管網堵塞、病害等問題,該《條例》也專門提及。“目前成都市小區內部共用排水設施,主要包括小區紅線范圍內公共區域的排水管網、排水溝等,一般由物業公司負責日常的運維管養。”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受技術力量和專業設備不足等因素制約,管護效果不佳。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長期處于失管狀態,管網缺失、淤堵、錯接混接等問題頻發。
住宅小區排水戶源頭監管不力、內部管網管護缺位是影響排水設施正常運行、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對此,《條例》明確,住宅小區內部共用排水設施運行維護單位未履行養護和維護責任,確保設施安全運行的,由排水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同時,《條例》鼓勵住宅小區將共用排水設施委托給市政排水設施運行單位進行管理,解決管理水平不足的問題。
不光是住宅小區,為解決部分排水設施的運行維護主體不明確的問題,《條例》第三十五條針對不同類型的排水設施,規定了相應的運行維護責任單位,并在第三十七、三十八條中對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防護范圍和施工作業保護要求進行了細化明確。其中產權不明、跨區域或者難以確定責任單位的,市政排水設施的責任單位由排水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確定,其他排水設施的責任單位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除此之外,《條例》還提出了一些管理要求,如建立市政排水設施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每五至十年進行一次市政排水設施檢測評估,組織實施修復和改造,并將有關信息錄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條例》規定多個排水戶通過共用接駁口向排水設施排水的,可以由產權人或者其委托的運行維護管理單位統一辦理排水許可證,無需排水戶分別辦理。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