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圓環

  展示蜀地“院壩”人居哲學

  在設計師的筆下,紅色的圓環以院壩為核心,象征火熱的成都生活,活態展示蜀地千年來的人居哲學。“圍院而居,是川西民居的主要空間形式。院壩是自古以來四川人活動交往的重要場所。”

  劉藝將觀天府人居展覽、聽川劇評書、擺龍門陣、拍大熊貓、登觀景步道等場景巧妙地融合在紅色的圓環里。

  天府人居展廳位于院壩東南側,呼應圓環屋面呈弧線形態。結構上采用鋼木結構形成拾級而上的無柱展覽空間,室內吊頂采用四川特色竹編紋理,通透的玻璃外墻讓室內空間與田野景觀充分交融。展廳結合現代科技對蜀錦、竹編、燒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展示,使游客體驗到天府匠意的現代傳承。

  展廳面向院壩一側設置雙向開合的戲臺,可滿足不同天氣條件下,舉辦室內或室外的戲劇演出。

  參觀完室內展廳后,游客可進入竹林掩映下的院壩空間,休憩、交談,擺成都“龍門陣”,也可登上環形的觀景步道,途中與大熊貓雕塑合影留念,再登上鋪著小青瓦的環形屋面,遠眺龍泉山脈。

  ▲天府人居館效果圖

  藍色圓環&綠色圓環

  讀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公園城市

  體現藍環的創意取自成都郊外的荷塘景色,故以水為院,以荷為景,形成“長廊”“浮島”的特色場景。綠環則依山而建,以四川的代表性植物“竹”為重點,以竹成山,營造出最有地域特色的原生態景觀。

  交織的藍綠環代表著山水相融的意象,是成都公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現。以2024成都世園會主會場所在地成都東部新區為例,成都東部新區擁有特色丘陵谷底和河湖水系,藍綠空間占比達到72%,具備優良生態本底,在構建成都“兩山、兩網、兩環”生態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天府人居館效果圖

  藍環內布局著成都特色的消費場景,游客可觀荷塘月色、享浮島火鍋、品成都蓋碗茶。綠環則以民宿為主體,可享山居生活、品地道川菜、泡竹林溫泉,體驗地道成都生活。

  紅星新聞記者 劉友莉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