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也可自愿選擇集中隔離收治。
不用去方艙醫院或定點酒店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符合條件的陽性感染者在居家自愈過程中應該怎么做?這期間,他們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封面新聞連線了兩位已經展開居家隔離的親歷者為大家講述居家隔離的心路歷程。
發燒發冷,跟重感冒差不多
講述人:李宇 35歲 坐標:成都市錦江區
12月6日晚上我發燒了,當時測體溫38.2度,伴隨的癥狀就是咽喉腫痛,話都說不出來,身體發冷、四肢無力,于是我用抗原測了一下,兩條杠。我立刻給我老婆打電話,我說:“我陽了,你和娃娃這幾天不要回來,你們也用自測盒測一下?!?/p>
他們測完都是陰性,我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我讓帶著孩子回娘家的老婆暫時先不要回成都,安排好他們以后,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些感冒藥,按著說明書在睡前吃了一次,7號早上我體溫上升到39度,我又在早飯后和午飯后各吃了一次退燒藥,然后一直喝熱水,晚上的時候癥狀就緩解了一大半,只是咽喉疼痛一直在持續。
經歷了之前的居家生活,我們家冰箱里現在都會囤一些食物。在飲食上,我早上起來給自己煮兩個雞蛋,熱一杯牛奶,午餐就炒兩個小菜,晚餐也吃得比較清淡。
今天是第三天,我覺得和普通感冒沒啥子區別,可能因為就在家里自我隔離,沒有緊張和恐慌感,慢慢等待身體自愈就可以了。我每天在手機上關注疫情情況,專家都說了現在病毒沒有之前那么兇了,大家平常心看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