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戴竺芯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調整隔離方式。
隨著入院“門檻”的降低,加之近期陽性病例,以及秋冬季感冒、發熱患者的增加,不少三甲醫院的急診、核酸檢測、發熱門診外都排起長龍。
“不光是白天,甚至半夜凌晨,都有不少排隊就診的市民。”12月10日,在發熱門診連軸轉了多日的王醫生告訴記者,最近,發熱門診壓力增加明顯。近期,她和其他醫護人員,除了接診外,還不斷提醒市民非必要真的不用來。
![醫院發熱門診消殺工作](http://n.sinaimg.cn/sc/crawl/483/w550h733/20221211/229c-9229240dc5f43dc2f39201ed83180c56.jpg)
同時,她也希望通過媒體再次呼吁,輕癥、沒有出現發燒情況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購買相關藥品,居家治療,市民不要一窩蜂前往發熱門診排隊。
現狀>>
仍有市民排長龍做核酸
發熱門診就診量明顯增加
12月10日,記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看到,醫院針對近期需要核酸檢測服務的人群,專門開通了單檢和混檢的通道。不同于以往掃健康碼進行核酸采樣的方式,有需要核酸檢測的,要先通過關注醫院公眾號,然后點擊“就醫服務”填報就診卡后,通過掛號、繳費、查報告等流程完成核酸檢測,其中,單人單檢收費16元/次,混合檢測也需要通過自助開單才能收到檢測報告。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21211/64c4-4fbb1404c51daa2ca46cc25509c202ab.jpg)
四川省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新十條”的相關規定,目前進入該醫院的普通門診患者不需要出示健康碼和核酸檢測結果,就診時只需全程規范佩戴N95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但是,有些涉及到需要摘口罩的門診項目,要求患者需持48小時核酸陰性結果。
記者注意到,如果有發熱等新冠肺炎常見癥狀者,醫院會根據相關要求分流至發熱門診就診。該醫院設置有獨立的發熱門診,患者需要從1號門進入,然后等待預檢分診和評估,發熱門診大門上,標注有“成人和兒童”字樣。
在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核酸檢測臨時采樣點已暫停采樣,但依然有不少人,不間斷地前來采樣點打探情況。有老人坐著輪椅,詢問因需要透析是否能做核酸,也有婦女稱擔心自己感染,想通過做核酸了解結果。也有人是出于單位和醫院就診需要,必須要有24小時核酸檢測報告的。該醫院暫時保留了一個非發熱核酸采集室,要求只有門診、急診、住院病人和陪護才能做核酸,且是否做核酸,還需要門診醫生開具單子。
![](http://n.sinaimg.cn/sc/crawl/483/w550h733/20221211/0443-86733ae45f80752dc04d01d46939c015.jpg)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核酸檢測臨時采樣點已關閉 市民在門口張望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21211/f27c-0ec698207775f0fcb7323f829e97c7b7.jpg)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非發熱核酸采集室
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三天內有發熱、核酸檢測混檢陽性的人員,需要走專門的發熱門診就診通道,而近期她們能夠明確感覺到,前來發熱門診咨詢和就診的患者開始增加,“有很多人拿著短信前來詢問要去哪里做核酸,經常聽說哪里哪里混檢出陽性的,人明顯變多了。”
而在成飛醫院,記者卻看到了另一種場景。上午十一時,這里一個“綠碼”核酸采樣點附近,已經排起了數百米的長龍。采樣點附近張貼的通告顯示,“采樣時間為上午8:00到12:00,下午13:30到17:30,因實驗室核酸檢測量較大,暫不提供單檢。”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21211/60e7-7690e19b8bde8b0b6ead7d1e56c4c670.jpg)
成飛醫院核酸檢測采樣點
據觀察,此處核酸檢測采樣點,在當天上午高峰期排了將近兩百人做核酸,而這些人中,多數人說自己并沒有發熱癥狀,做個核酸是為了有個“保障”,求個心理安慰。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21211/f364-7cb8663ee16a2466a462606e8c8f63e2.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21211/f58a-fbfadb58aceb288adc8f1a1ea6825675.jpg)
醫生>>
患者激增令醫護壓力增大
有病人反復就診
發熱門診作為第一道門檻,明顯感覺到了壓力。四川友誼醫院發熱門診的王醫生有切身體會。最近幾天來,她所在的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激增。他說,僅昨天凌晨到下午6點40分左右,該院發熱門診掛號數量就達到180多,這在以前是從沒有過的情況。
王醫生說,自疫情防控工作展開以來,她所在的發熱門診病患人數最多時有99個。僅昨天18個小時內的數據就已超過此前峰值的2倍。再拿夜班舉例,此前,夜班病患平均每晚僅有個位數,現在,晚班醫生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從0點到凌晨8點平均需要接待30名患者以上。
她所在的診室目前共有6名坐診醫生,6人分3班倒,保證發熱門診24小時無休。發熱門診醫生的工作職責,主要是為發熱患者看病開藥。“現在來看病的患者大多數都是新冠陽性,我們主要就是對他們進行指導,叮囑用藥量,開出藥方,告知注意事項。”王醫生說,有的患者不能接受自己的感染事實,反復前往醫院就診,其實并無必要。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21211/699d-8b586ffba0d823962a91583c161d3dc0.jpg)
醫院發熱門診消殺工作
“病人太多了,反復來的病人,是沒有必要的,可能過于焦慮了。”她解釋,感染新冠病毒有一定的病程,并沒有特效藥物。患者體溫在3到5天之間可能都會出現反復情況。如果患者發現自己體溫已從高峰值下降,處于回落過程中,那么就沒有必要前往醫院。
為了避免感染,工作期間,醫生們也需要全副武裝,著防護設備。因為戴著N95口罩、面罩等,穿脫繁瑣,坐診醫生常在幾小時內都無法喝上一口水。“有時候感覺說話聲音已經很大了,患者還是聽不清,還要面臨被投訴的風險。”王醫生說,上夜班時,有的醫生在等待病人的間隙穿著防護服等靠著也能睡著。
發聲>>
隨著社區醫院、診所不斷開放
排長龍現場或可有所緩解
王醫生呼吁,輕癥、沒有出現發燒情況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購買相關藥品,居家治療,市民不要一窩蜂前往發熱門診排隊。如果出現反復發燒、高熱、呼吸困難等情況的患者,有必要前往醫院就診。
她解釋,市民如果覺得自己出現了新冠病毒的有關癥狀,在低熱、癥狀不明顯的患者,可以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前往藥店購買相關藥物,在家休息。如果服藥后感覺情況未有緩解,體溫持續高熱,可選擇前往醫院就診。
如何判斷自己的癥狀是否有所緩解?王醫生解釋,比如咳嗽的患者可以從咳嗽次數、劇烈程度上評估有無減輕;高熱的患者,體溫3-5天有的甚至5-7天都有反復,根據高峰值有沒有降低,發熱間隔時間拉長(就是服用退熱藥物次數減少)來評估有無緩解。
她猜測,除了感染人數的增加,“排長龍”就診這一現象或與目前開設發熱門診的醫院較少有關。“有的社區醫院、診所暫時還沒有接診,造成了發熱門診排長龍的情況發生。”她認為,擠兌應該是暫時的,上級部門每天都在做相關統計數據,隨著各個發熱門診機構的開放,病人逐漸分流后,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
記者了解到,1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強化優化就醫流程,要加強發熱門診設置,鼓勵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線上咨詢診療;開展好健康監測,對重點人群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當晚,成都發布全市326家發熱門診、診室及哨點名單及聯系方式,其中共有215家24小時開放服務。
專家>>
提供充足的ICU床位
保護醫療系統免于崩潰
據主流媒體采訪披露,香港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在其論文《香港新冠疫情的教訓及啟示》中指出:提供充足的ICU床位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關鍵是保護醫療系統免于崩潰。
而發熱門診,其實是最先也是最快感受到“壓力”的地方。對于一所醫院而言,開設的門檻確實不低,但也從側面提醒,如果只是將這種“壓力”轉嫁到大型三甲綜合醫院的發熱門診,恐怕會力不從心。
而據知名財經專欄作家劉遠舉建議,對于奧密克戎,大多數人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治療。某種程度上,安慰,才是接下來醫療體系的首要目標。足夠的數量與分診的能力,是安慰的前提條件,做好這兩點后,才能保證不會因為恐慌而產生醫療擠兌,“而發熱門診應在早期開設或者后期調整的時候,將候診區、檢驗室、門診室和放射檢查室區分開來,放射檢查室可配備移動式X光機,把獨立衛生間考慮進來,絕大多數輕癥患者不需要特別的醫療照護。”
同時,如果人們發現自己或者親人的核酸或者抗原檢測呈陽性,該怎么辦?
金冬雁表示,只需要用平常心對待,自己回家休息,多喝熱水,盡量少接觸別人,最好不接觸,就完了,“它就是一個呼吸道傳染病,很快會好的。”而且你過去打的疫苗是有效的,如果打過疫苗的話會有免疫記憶。你身體里很快就會造出來打這個病毒的特效藥,也就是抗體,基本上48到72小時內都會造出來。所以你根本就不用太擔心,該干嘛干嘛,好好學習,在家工作。
就在兩天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感染新冠病毒后,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通過電話、網絡或者是當面問診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