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人工養殖的魚使用化學品硫酸銅”“漁民不吃自己養的魚”“吃了得老年癡呆”。。。。。。近期這些博人眼球的說法在網絡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稱,擔心吃了這些魚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有網友稱,養殖中使用藥屬于正常現象,只要合規使用就沒有問題。
水產養殖中是否會添加硫酸銅?有什么作用?對人體是否有害?對此,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霞,為大家解答疑惑。
網上熱傳養魚用硫酸銅 網友擔心食用后影響身體健康
近期,某短視頻平臺發布“硫酸銅魚大量流入市場,魚販子自己都不敢吃”“銅離子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用藥的魚可以賣好價錢”等內容的視頻,引發網友大量轉發和關注。
視頻中,一名淡水魚養殖戶稱,現在養魚都要用“硫酸銅”這種藥,作用是讓魚變得美觀,品相好的魚可以賣得很好;另一名專家稱,銅離子可能會誘導老年癡呆。
對于視頻這些說法,有網友稱,擔心吃了這些魚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有網友稱,硫酸銅是一種漁藥,合規使用就沒問題。
記者注意到,網上流傳的視頻,多是掐頭去尾的片段和短視頻作者的觀點,其中許多說法都缺乏足夠的事實和權威的數據支撐。
硫酸銅是一種常見漁藥 主要用于殺魚體寄生蟲殺藻類等
上述視頻提到,不少養殖戶會在養殖過程中普遍使用硫酸銅,目的是使淡水魚更加光滑鮮艷,賣相更好,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硫酸銅在水產上是一種常見漁藥。”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霞表示,通常配合硫酸亞鐵聯合使用,即“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作用為殺魚體寄生蟲,如中華鳋、錨頭鳋、車輪蟲和斜管蟲等;殺藻類(青苔、水綿藻等);或者配合其它漁藥,輔助治療其它魚病如出血病等。
她介紹,硫酸銅沒有保鮮增色、提高魚品相的作用,在傳統養殖中硫酸銅可以保持鱗片緊實、不易脫落,很多養殖戶在捕撈魚前會添加微量硫酸銅緊鱗、耐運輸,但因毒性大、魚死亡率高且有新的安全漁藥替代,比如新的抗應激藥物,硫酸銅逐漸被取代。
食用淡水魚攝入銅風險較低
作為普通大眾,最關心的還是食品安全問題,食用硫酸銅養殖出來的魚,對人身體會造成危害嗎?
“規范使用硫酸銅類獸藥不會給水產品質量安全帶來隱患。”陳霞說,食用淡水魚攝入銅的風險較低,養殖中硫酸銅添加量極小,魚體濃度更小。
她還介紹,經過休藥期后硫酸銅基本無殘留,而且銅離子主要富集在魚的鰓和肝臟上,而一般食用部分是魚肉。
“所有漁藥均在國家獸藥基礎查詢系統可查。”她還呼吁養殖戶正確使用硫酸銅漁藥,做好養殖生產檔案,嚴格遵守休藥期。同時,漁業主管部門應加強規范用藥宣傳,加強對水產養殖用投入品使用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