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12月20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近日批復同意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3年。
批復要求,試點城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緊緊圍繞本地區發展定位,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塑造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成為試點,對成都意味著什么?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務院同意在成都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將有力提升城市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無疑也將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吸引更多全球高技術服務業企業到成都投資發展。
該負責人認為:“隨著高端服務業企業和服務提供商的進入,服務業的改革和創新也會被進一步激活,帶動城市服務業的繁榮發展和經濟貿易的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服務業研究院院長林娜表示,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將為成都推動服務業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提供重要契機,而通過服務業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逐步構建形成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服務業制度框架,集聚先進產業要素、優質國際服務,也有利于塑造“成都服務”國際競爭優勢和合作新優勢,對推進成都高水平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等意義重大。
上榜試點城市,成都有基礎。近年來,成都十分重視服務業發展。成都正深化國家“兩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科技、信息、流通、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引導現代商貿、文體旅游、醫療健康、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提升。
成都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質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園、蓉北等高品質商圈,發展首店、首發、夜間經濟等新業態,搭建“買全球、賣全球”消費服務平臺,打響“成都消費”“成都休閑”“成都服務”“成都創造”品牌。
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3219.9億元,比上年增長9.0%,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6.4%,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9.4%。2021年成都服務業規模居全國城市第6位、副省級城市第3位。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實現服務業增加值9598.7億元,占GDP比重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