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攝影報道

  冬至,吃羊肉湯,是成都人必不可少的儀式感,仿佛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下肚,便足以抵御整個寒冬。

  小關廟街,成都有名的“羊肉湯一條街”,往年一到冬至前后,這條僅僅幾百米長的街道,以及其他各處的店鋪、農貿市場的打包羊肉湯等等,都是生意紅火熱鬧,街面上被濃濃的羊肉湯香味充盈著。

  12月21日,冬至前一天,記者來到小關廟街走訪發現,羊肉湯價格與往年差不多,受疫情影響,相對于往年同期的一座難求,今年客流明顯減少,許多店收入腰斬。

  同時,也有多名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預制菜品類豐富,有冬陰功、板栗雞、潮汕牛肉等多種選擇,在家做也很方便。

冬至前日,小關廟“羊肉一條街”冷冷清清。冬至前日,小關廟“羊肉一條街”冷冷清清。

  走訪

  羊肉湯餐館遇冷,客流銳減

  12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小關廟街,幾百米的街道顯得冷冷清清。各家店門口,服務員正在摘菜,準備著當晚的食材,店外已經擺滿了桌椅板凳,等待著客人入座。老板站在門口不停向來往的路人吆喝著:“幾位?里面坐,堂食還是打包?”

  現場,不少店門口支起了大爐灶,現煮現切現賣,翻滾的濃湯,熱氣蒸騰。

  往年這個時候,小關廟街早就堵得水泄不通,交警在現場進行交通管制,車輛到這里寸步難行,許多開車來的食客不得不將車停在其他地點,步行至此用餐。而今年,路邊還有一大半的停車位空著,根本無需擔心停車難的問題。

  蔡女士是一家羊肉湯店的老板,她在小關廟街有三家店鋪,全成都總共開了六家店。今年以來,受到幾輪疫情的沖擊,許多店的收入節節下滑,對于羊肉湯這種季節性很強的食物而言,冬至這幾天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她和同行早就摩拳擦掌就盼著冬至到來,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等待售賣的羊肉湯等待售賣的羊肉湯

  蔡女士回憶,往年這個時候,店門外早就開始排隊了,訂座的電話也不間斷,冬至前一個周生意就開始火爆起來,今年已經這個點了,店里還沒什么客人。

  “哪怕店里沒什么客人,我們還是要開店,隨意關店閉店,客人不知不覺就流失了。”蔡女士嘆了口氣說,估計許多人“陽”在家里沒什么胃口。

  由于客流銳減,蔡女士店里的食材也進行了相應的減少。“以前冬至我們一家店一天要賣20多只羊,今年備貨只敢備了往年的一半數量。”她透露,往年提前一周,很多客人就開始訂冬至當天的座位,但此刻她還沒接到多少訂座電話,剛剛過去的中午,店里只坐了幾桌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