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近日,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據悉,該《行動方案》是成都首個聚焦元宇宙的政策文件。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產業體系初具雛形,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構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產業鏈,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引進培育一批優質企業、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應用場景、開發儲備一批城市IP,對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治理形成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元宇宙以虛促實、以虛治實的價值實現,提升實體經濟生產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成都超算中心(資料圖)成都超算中心(資料圖)

  元宇宙作為數字技術最巨量的應用集成和數字經濟最豐富的應用場景,是未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大陸新藍海。成都制定《行動方案》,旨在為主動把握元宇宙產業發展機遇,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更好助力智慧蓉城、制造強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目標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

  《行動方案》提出6個方面的發展目標。

  在關鍵產業方面,通過重點扶持元宇宙相關產業,構建獨具成都特色的元宇宙前沿產業集群,重點建設2個元宇宙產業發展集聚區,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在核心技術方面,通過攻關區塊鏈、人工智能、感知交互、數字孿生等元宇宙基礎核心技術,建成一批元宇宙技術研究和創新平臺,形成一批技術標準規范,建立起元宇宙技術創新體系,為元宇宙發展搶占產業源點。

  在市場主體方面,通過招引鏈主企業、培育核心企業、孵化創新企業,引進培育10家具有行業競爭力和帶動力的鏈主企業,培育100家細分賽道核心企業,孵化一批創新企業,形成元宇宙企業梯度集群。

  在應用場景方面,通過構建工業、消費、醫療、智慧城市等生產、生活、城市治理方面的重點元宇宙場景,推出100個以上融合賦能的創新應用場景,形成元宇宙場景建設路徑,健全城市元宇宙場景體系。

  在內容儲備方面,通過打造元宇宙城市IP集群、激發元宇宙內容創造、推動數字資產流通交易,為元宇宙產業的長遠發展儲備“內容富礦”。

  在創新生態方面,通過夯實元宇宙產業發展基礎、健全元宇宙產業要素生態、統籌元宇宙發展與安全,加速培育、筑基夯實元宇宙產業發展生態,形成元宇宙產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行動

  開展六大行動 打造九大場景

  在《行動方案》中,還提出開展元宇宙重點賽道珠峰行動、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市場主體引育行動、應用場景融合行動、產業內容儲能行動、產業生態筑基行動六大重點任務,包含25條相關措施。

  其中,元宇宙應用場景融合行動中,鼓勵打造九項元宇宙應用場景。

  共創“元工業”場景。圍繞成都“制造強市”建設,發展工業數字孿生,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工業無人機等領域,培育一批“元宇宙+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場景,打造新一代工業軟件。

  共創“元消費”場景。鼓勵商圈、商場引入增強現實、聲光等新技術,建設虛擬試穿、AR導購、AR互動游戲等數字消費場景。創新線上購物體驗,拓寬線下商業運營模式。

  共創“元健康”場景。鼓勵建設元宇宙醫院,搭建醫療三維輔助診療平臺,開展智能導診、輔助檢查、自動診斷等服務。

  共創“元教育”場景。鼓勵運用虛實融合MR教學系統、數字孿生智能實驗臺、XR訓練系統、沉浸式VR教學系統等技術裝備,突破傳統線上教育培訓瓶頸。

  共創“元文旅”場景。活化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寬窄巷子等內容IP,推動景區、文博場所、主題樂園、特色街區等深度運用XR、MR等技術,開發線下主題場景與線上開放世界相結合的文旅新形態。

  共創“元娛樂”場景。支持開展虛擬演藝賽事,引導全息投影、體感交互等技術與賽事、演唱會、音樂會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云現場”,提升傳統演藝賽事體驗。

  共創“元會展”場景。支持舉辦沉浸式元宇宙會展,搭建云展示中心、云活動中心、云會場,推廣數字虛擬主持人、全息投影演講、AI人工智能客服、智能同聲傳譯等技術應用,豐富云體驗、云展覽、云交易、云推介、云洽談一站式云服務,塑造運維本地化、場景本土化、內容特色化的“成都味”元宇宙會展品牌。

  共創“元金融”場景。建設數字資產交易中心,規范元宇宙產品交易,提供元宇宙數據確權、脫敏脫密、定價、交易、資產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等綜合配套服務。

  共創“元蓉城”場景。圍繞“智慧蓉城”建設,打造一體化、智能化、集約化的城市數字基座,建設數字孿生城市,開發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智慧化應用場景,提升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水平。

  《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數據管理規范、數字空間社交規則、數字資產交易規則、后臺身份管理規則、虛擬空間法制規則等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出臺元宇宙團體標準,積極爭創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以場景建設牽引帶動行業標準建設,通過試點探索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