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博物館改革發展,持續推進成都的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29日,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等十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成都市深化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為博物館發展描繪藍圖。
向世界邁進
2035年每百萬人將擁有20座博物館
根據規劃,成都將在2025年建成高水平的“博物館之城”和博物館發展先行區,不同地域、層級、屬性、類型的博物館充分發展。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博物館之城”和博物館強市,每百萬人擁有博物館數量達20座。
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有博物館172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數量逾110家,博物館總數全國第二、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和質量全國第一。
據悉,成都將在城市生態區域重要節點規劃建設生態博物館,在中心城區依托工業遺產、歷史建筑、考古遺跡等資源建設專題博物館,探索在文化資源豐厚的地區建設博物館集群聚落,支持郫都區、大邑縣等建設“博物館小鎮”,支持四川天府新區、龍泉驛區、都江堰市等建設“博物館聚落”。
成都還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升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水平,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圍繞反映成都經濟社會發展變遷、體現建設成就的重大工程、重要事件等題材,推動建設一批反映黨和國家建設成就的當代主題博物館;鼓勵設立工業、科技及區域民俗文化等專題博物館;鼓勵市級部門和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等依托特色資源建設行業博物館;支持依托古鎮名村、川西林盤等資源建設生態博物館;鼓勵中華老字號、非遺傳承人、民間收藏家等開辦博物館;鼓勵大型社區、商業綜合體、功能園區等引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