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庫內用幕布圍起來的工作間▲車庫內用幕布圍起來的工作間

  接連發生的“人車失聯”

  當晚,多位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與袁先生類似的遭遇。

  四川聚友方舟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羅先生表示,就在前不久,自己公司旗下的一輛長安EV460電車在出租后“消失”,至今沒有找回。“車是8月底的時候出租的,租車人當時簽了一份租車合同,交了3000元保證金。到9月5日時,公司查詢該輛車的GPS定位,竟然發現車輛在山東青島。”

  羅先生說,隨后公司聯系租車人,對方表示是因為開車去青島旅游。9月20日之后,公司屢次聯系該租車人,均未成功,后來人車均失聯。羅先生報警后,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分局東升派出所對此進行立案,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車輛尚未追回。

  成都匯通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其公司有一輛起亞K3被開到青海抵押給了當地一個收車商,公司根據GPS找到車輛后,并沒有追回來。

  成都緣創車約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袁先生介紹,“現在租車人憑借身份證和駕駛證,只需繳納可能低至三四千元的押金就能從租賃公司開走一輛價值十多萬的新車。”

  成都市汽車租賃協會副秘書長傅安福介紹,近年來,汽車租出去后丟失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協會目前有400多個會員,有會員反映汽車租出去后丟失。尤其是近半年來,向協會反映汽車丟失的就有20余起。”目前協會也在與警方等相關部門對接,嚴厲打擊租車違法犯罪行為。

▲車庫內某汽車內堆放的GPS定位器▲車庫內某汽車內堆放的GPS定位器

  律師:涉嫌構成詐騙罪

  四川權濟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昌明表示,按照租賃公司所述,租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欺騙租賃公司的方式,取得車輛后又以極低價格出售、或者質押給收車公司,其明知自己無能力或者根本就沒有打算將車輛贖回的行為,已經涉嫌詐騙罪。

  張昌明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對于明知司機無權出售或者質押車輛,車輛沒有合法來源,仍然予以收購的收車人,張昌明表示,其行為涉嫌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周衍表示,承租人可能涉嫌犯罪,車輛出租公司(平臺)可以主張收車方與承租人之間的質押/抵押行為無效。收車方在與承租人簽署相關質押或抵押合同前,應當盡到合理的注意和審查義務,我國機動車交易實行登記制度,對于機動車的歸屬應當以國家車輛管理單位的登記信息為準。

  收車方明知或應知其用于抵押的車輛不屬于租車人,且沒有按照規定辦理相應登記,其抵押/質押行為更未經所有權人同意,故車輛所有權人可以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主張將車輛返還;同時,由于承租人嚴重違反《租車協議》相關約定,租車方可以向其主張對應的違約責任;對于收車方而言,同樣可以因承租人無權處分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向承租人主張民事賠償權利。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記者 閆曉峰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