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蒲南溪

  新年伊始,成都地下的交通動脈不斷伸展。截至1月13日,成都軌道交通9條在建線路已封頂90座車站,隧道挖掘已完成總量的70%。各條線路不斷突破難題,乘著新年的勢頭推進。

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工程同樂站工人正在作業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工程同樂站工人正在作業

  飛機不停航 施工“零影響”

  30號線一期工程穿越雙流機場停機坪

  近日,經過一個月日夜不休的奮戰,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寺圣站區間左線順利穿越620米運營中的雙流機場停機坪。

  “這次穿越區域地質情況較為復雜,主要為復合地層及全斷面砂卵石地層,要保證盾構的平穩穿越,就需要掌握地層的詳細情況。但地質勘探的常規技術需要鉆孔,會破壞停機坪的路面。為了不影響雙流機場的正常運營,經過多次研究,我們采用了微動探測技術,利用超聲波來進行地質勘探。”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

  為了讓施工“萬無一失”,盾構穿越前,建設團隊還針對停機坪管線、構筑物及場內飛機停放滑行等情況制定了安全保障措施,最大限度確保地面安全。保障供應、施工期間24小時值守……經過多日連夜奮戰,此次盾構穿越最大累計沉降僅4mm,基本實現了“零沉降”下穿,有效保障了停機坪正常運營。

  為一環路做“心臟搭橋手術”

  13號線一期工程九眼橋站主體結構封頂

  近日,13號線一期九眼橋站順利封頂,標志著成都軌道建設創新應用“管幕暗挖法”,開創了繁華中心城區復雜環境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管線零遷改、交通零導改、橋梁零拆遷”的先例。

九眼橋俯瞰圖九眼橋俯瞰圖

  “所謂‘管幕暗挖法’就是一種類似‘心臟搭橋手術’的新型地下暗挖技術,管幕就是在車站頂板處先橫著搭設一圈鋼管柱,形成超前支護,然后就像挖地道一樣分多個導洞進行車站開挖,最后在暗挖導洞內進行車站圍護樁及主體結構施工。”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施工以來,成都軌道交通建設者們利用地質雷達探測給基坑做“B超”,提前排除風險隱患,全程“靜悄悄”地完成了地下車站橫穿九眼橋施工,施工效率提升近30%, 最大程度滿足了人們對城市綠色高質量建設發展的需求。管幕暗挖法在九眼橋站的成功運用,豐富了成都軌道建設技術成果,為其它類似的地鐵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經驗范例。

  >>>軌道建設項目進度一覽

  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龍港站-蓮花站、十里店站-桂龍路站)工程:該線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盾構完成99%,正進行機電、附屬及鋪軌施工。

  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太平園-人民公園)工程:該線40%的車站主體結構封頂,盾構掘進完成60%,正進行剩余車站主體及盾構掘進施工。

  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瓦窯灘站-龍安站)工程:該線累計15座車站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62%,鋪軌完成10%,正進行剩余車站主體及盾構掘進施工。

  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石佛-蜀鑫路)工程:該線累計22座車站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70%,鋪軌完成5%,進入鋪軌和站后工程施工階段。

  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九江北-合江)工程:該線全部車站已封頂,區間已洞通,鋪軌已完成,進入站后工程施工沖刺階段。

  軌道交通18號線三期(火車北站-臨江站)工程:該線現有1座車站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35.6%,臨江停車場鋪軌完成59.5%,臨江段已進入鋪軌和站后工程施工階段。

  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雙流機場2航站樓-龍泉站)工程:該線累計14座車站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的57%,已陸續進入站后工程施工階段。

  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機投橋-高洪)工程:該線累計13座車站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50%,鋪軌完成5%,進入鋪軌和站后工程施工階段。

  軌道交通資陽線:該線車站已全部封頂,盾構完成掘進總量87%,鋪軌完成2%,進入鋪軌和站后工程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