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北站-寶臺大道站盾構區間洞通。

  川觀新聞記者 蒲南溪

  1月30日上午11時左右,伴隨著盾構機刀盤轟轟的旋轉聲,軌道交通資陽線“成資三號”盾構機在寶臺大道站順利出洞,標志著資陽北站-寶臺大道站盾構區間雙線順利洞通。

  節后復工不久,成都軌道建設鼓足干勁,迎來“開門紅”。除了資陽線的洞通,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線路全面進入機電施工沖刺階段,13號線一期正積極備戰深基坑作業,預計今年全部站點封頂。截至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在建線路59個工區、195個工點,各在建TOD項目已經有序復工復產。

  在這些建設順利推進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技術和安全難題的妥善解決。難題是如何解決的?1月31日,川觀新聞記者來到13號線建設現場實地探訪。

  鬧市區復雜地形如何施工?再向地下深挖14米

  13號線一期工程自西向東,橫穿一環路,途經青羊宮、杜甫草堂、華西壩、九眼橋等繁華街區,關注度很高,施工難度也很大。

  有哪些難度?在華西壩施工現場,記者一行通過鐵質步梯,下行約6層樓的深度,來到站廳的施工層?!跋旅孢€有一半。”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二中心業主代表張斐介紹,以華西壩為例,13號線在此與1號線和18號線都有線路上的交叉,所以只能挖得更深。一般的地鐵站點只需下挖20米左右,而小南街站、華西壩站、新南門站等都需要下挖34米,相當于12層樓的高度,屬于超深基坑。這對施工組織和材料垂直運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地下回到地面,張斐又談到另一個難題。由于地處繁華街區,人流量車流量大,而街面寬度有限。所以,堆放建設材料的場所也相對有限。既要保證通車,又要保證物資準備充分,怎么辦?“我們采取了半蓋挖式的施工方法,先給一半的建設區域設置蓋板,用來疏導交通。另一半局部設置蓋板,用于設置鋼筋加工場,同時解決場地狹小堆放材料的問題?!睆堨痴f,另外他們還利用夜晚車流量小的時候拉進材料,如此一來,復工復產所需的物資才能保障充足。

  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華西壩站正開展鋼筋綁扎作業。

  體驗高空墜落、重物撞擊 復工前“安全體驗”必不可少

  節后復工,有人開玩笑說,“要等到元宵節后,才能收得了心?!钡菍τ谲壍澜ㄔO,可能不會有這么長的時間讓工作人員慢慢進入狀態。因為施工現場安全第一,只有保證安全,才能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那么如何保障復工后工作人員迅速提高安全意識,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成都軌道建設的每一位進場施工人員都必須進行“安全體驗”。

  梓潼宮TOD項目施工現場。

  “我初六就來上班了。正式上班前去了安全體驗館,那個高空墜落體驗,掉下來的時候心里感覺空蕩蕩的。”現場作業人員張崇林說,這個體驗讓他更快進入了工作狀態,牢牢記住了“安全第一”,工作中一定會拴好安全帶,也會提醒工友。

  成都軌道建設的每一條線路都設置了安全體驗館?!皬凸で懊總€人都必須體驗高空墜落、重物撞擊、觸電、高空平衡等十幾個項目。”中鐵隧道局路橋公司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5工區項目部安全總監李明中介紹,體驗完這十幾個項目需要近一個小時,場景設置都很真實。他們希望以體驗讓施工人員建立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系好安全繩、戴好安全帽,保護自己,規范施工。

  “安全體驗”還有篩選作用?!氨热绮荒芡ㄟ^平衡木體驗的人,我們就不會安排他進行高空作業?!睆堨痴f,這也可以進一步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圖片由成都軌道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