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全市經濟規模跨越2萬億臺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萬億元、增長2.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8%。
23個區(市)縣競相發展,千方百計謀增長。9個千億級區發揮“壓艙石”作用,其中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大關、增長3%。開展“拼經濟、搶訂單、拓市場”活動,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值連續5年位居全國綜合保稅區第1位。成華區創新“十指連心”經濟工作法,經濟增速達5.0%、連續兩年居中心城市首位,在全國百強區排名中上升6位。錦江區地區生產總值首次邁上1300億臺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市第一。
產業質效穩步提升。大力拓展先進制造業,出臺支持制造業發展“1+6”政策措施,落地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96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10家,獲批“制造強省”先行示范市,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6.3%。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活躍,1-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0%、13.1%、12.1%。“4+6”都市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深化“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年共建成高標準農田30.7萬畝,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1.9%,水果產量增長2.3%,生豬產能保持平穩,出欄428.7萬頭、存欄274.0萬頭。
市場需求有效提升。開展招商引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全年簽約引進重大和高能級項目361個,項目接續推進持續好轉,全年新入庫項目計劃總投資近1.2萬億元、增長2.9%。發放“煙火成都”等4輪消費券(核銷率達96.3%)、拉動消費56.6億元,開展“百萬商家上線計劃”,全年限上企業(單位)互聯網零售總額增長14.1%,推動接觸型、聚集型消費盡快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前三季度收窄0.2個百分點。制定出臺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外貿企業拓市場、穩訂單、擴規模,全市外商直接投資(FDI)24.2億美元、增長11%。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落地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個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府錦城實驗室、天府絳溪實驗室正式掛牌,獲批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27個。推進中試驗證、成果轉化和應用平臺建設,建設5家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和7家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1350億元、增長6.5%。累計17家企業科創板上市(過會),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家,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萬家。
助企紓困效果顯著。建立專班專員跟蹤對接、常態化政企面對面交流等服務機制,13個市級“行業+綜合”專班和23個區(市)縣專班專員服務企業超30萬家。升級擴面“政策找企業”平臺,2022年為市場主體退稅、緩稅、新增減稅降費近800億元、惠及企業342萬戶,其中新增社保降費53.3億元,減免租金22.5億元。深化民營小微企業“服務零距離、融資大暢通”行動,“蓉易貸”普惠信貸工程提供中小微企業貸款5.05萬筆,個體工商戶貸余額增長24.3%。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57.9萬戶、總量達364萬戶,新登記涉稅市場主體20.1萬戶、增長14%。
就業民生保障有力。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2條、困難群體就業幫扶10條等政策措施,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330場,發放失業保險待遇33.3億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5.3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堅決保障糧食能源安全,“米袋子”“菜籃子”供給能力穩步增強,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達582.6萬畝、增長1.7%,加強糧食儲備管理體系建設,市級儲備糧增儲計劃3萬噸。積極應對7月、8月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最少來水、最大用電負荷極端考驗,保障電網安全和民生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