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生源和教師流失、基礎條件相對薄弱、教育質量有待提高……近年來,隨著“縣中困境”等縣域整體教育警示信號的出現,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

  2月7日,記者從成都市教育局獲悉,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中共成都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財政局、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成都市“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縣域普通高中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縣域普通高中,指縣、未設區的縣級市舉辦的普通高中,簡稱“縣中”。對成都而言,具體指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和蒲江縣區域內的普通高中。截至2022年,成都市有普通高中162所,其中縣中31所,學校占比19%,在校學生占比32%。縣域普通高中共有省級示范高中12所,獲評特色高中9所。

  《方案》主要目標提到,到2025年,全市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縣域普通高中和中心城區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統籌協調發展。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規范;教師補充培訓激勵機制進一步健全,縣中黨組織書記、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薄弱縣中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校建設滿足高考綜合改革需求;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更加完善,縣中辦學經費得到切實保障;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深化,實現省級示范校——縣中結對幫扶全覆蓋,縣中省級示范高中、特色高中占比達75%以上,縣中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圍繞發展縣域普通高中,成都市將實施以下四個工程:

  實施辦學條件提升工程。優化縣中布局調整,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消除55人(不含)以上大班額;補充完善設施設備,升級改造現有教室、功能室,大力改善學校食宿條件;建設體現縣中特色的校園文化;提升縣中信息化水平,建立“一站式”優質教育資源庫。

  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校長職級制”和“教師聘任制”改革,注重選優配強校長;健全教師配備機制,在確保縣中師生比達到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根據高考綜合改革需求,優化師資配備,支持開展“編制+員額”教師人員總量配備試點;完善教師激勵制度,切實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建立“戴帽下達、人走帽留”的名優教師管理機制;市級教研部門組織巡回指導專家團,定期指導縣中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全教師培訓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推進課堂教學變革,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符合學科特點、時代要求和學生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模式;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嚴禁違規跨區域招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引導縣中轉變育人方式,實現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深化普職教育融通;嚴禁給縣中下達升學指標,嚴禁片面以高考升學率考核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

  實施縣中托管幫扶工程。鼓勵引導中心城區的優質名校跨區結對幫扶非優質特色縣中。到2025年,新增市直屬學校和中心城區的優質名校領辦幫扶縣中10所以上,實現省級示范校——非優質特色縣中結對幫扶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