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型  案  例

  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案例

  1月4日,劉女士接到了一個“00”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民警,稱劉女士涉嫌一起由上海市法院辦理的經濟犯罪,然后幫她轉接到了“上海市法院”的電話。接電話中,對方很嚴肅地告訴劉女士涉嫌一起洗錢案,法院已經下達了拘捕令,因為案情緊急,要加劉女士的QQ,遠程發送拘捕令。劉女士在半信半疑中根據對方提供的網址鏈接,點開了一張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章的刑事拘捕令,為進一步獲取劉女士信任, “辦案民警”著警服與劉女士進行短暫視頻通話。

  劉女士著實被這突如其來的“法律文書”嚇得不輕,在看到對方穿著警服后,就完全相信了對方。然后按照對方的要求下載了一款軟件,該軟件能遠程操控劉女士的手機。最后,在所謂的“上海市法院工作人員”的操縱下,劉女士配合將自己名下多張銀行卡內共計27萬元轉到了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號上。

  警 方 提 醒

  1、“公檢法”機關不會只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辦案。

  2、警方不會通過網絡給當事人點對點發布通緝令、拘留證、逮捕證等法律文書。

  3、執法機關不會在電話中索要當事人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

  4、公檢法機關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讓公民轉賬匯款。

  5、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改號軟件修改來電號碼,如有疑問,可以直接撥打110確認。

  6、凡是自稱公檢法,使用“00+”開頭的電話號碼或是歸屬地為境外電話的都是詐騙電話,不要輕易相信。

  7、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全方位詐騙預警。

  冒充“黨政機關領導”詐騙案例

  近日,某縣鄉長何某突然收到一位自稱李某某的領導加其微信,對方在詢問鄉鎮近期工作情況后,對何鄉長近期的工作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

  次日,李“縣長”再次微信聯系何鄉長,稱自己正在市上開會,上級領導臨時有急事需要幫忙,并以自己銀行卡轉賬不方便為由,指派何鄉長用銀行卡走賬36萬元,隨后發送了一張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給何鄉長銀行卡的截圖,但何鄉長當時并未收到該轉賬,李“縣長”稱可能因為銀行系統升級延遲到賬,再次催促何鄉長先去轉款。

  而讓這個“李縣長”想不到的是,今年以來,何鄉長一直積極參與鄉鎮反詐工作,長期的耳濡目染,自然具有起碼的防詐意識,所以對“縣長”的真實身份持懷疑態度,遂到轄區派出所核查。最終確定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領導詐騙。所幸何鄉長行事謹慎,否則36萬元,就被李“縣長”輕易騙走了……

  警 方 提 醒

  1、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信息,不透露自已和家人的個人信息,不向陌生銀行賬號轉賬匯款。如確需轉賬匯款,請認真核實對方賬戶、身份信息及轉賬事由。一旦遭遇詐騙,立即撥打110報警。

  2、對“給領導辦事”“建立私人關系”的信息要多加鑒別,不要輕易相信所謂“領導”的關心和照顧,不要受“人情關照”的誘惑,不要未經核實隨意轉賬匯款,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

  3、“熟人”“領導”通過社交軟件、短信以各種理由誘導你匯款,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在交流中,也可以通過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具體的一些人或事進行對方身份的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