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瑋)新增學位18.59萬個,建成托育服務機構1574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35個,平均通勤時長縮短兩分鐘……這些都是成都高質高效推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兩年來取得的具體成果。

  2月17日,成都舉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專場新聞發布會,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向進介紹了成都交出的這份有份量、有質量、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向進介紹,在提升城市品質方面,成都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便民交通出行體系,持續推進軌道交通19號線、8號線等共計215公里地鐵軌道建設,開工建設都市圈市域鐵路成眉S5線,市民平均通勤時長縮短兩分鐘,打通圣燈東二路、洪惠路北段等市域“斷頭路”80條,建成天府綠道1610公里,220公里錦江綠道基本貫通;持續推進武侯區和苑片區、雙流區東升老雙片區等81個片區有機更新,高品質完成老舊院落改造項目601個;新開工“蓉漂”人才公園、芙蓉島公園等“百個公園”示范工程。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成都重點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和民生短板, 實施重點領域項目719個、完成投資3204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80所,新增學位18.59萬個;累計籌建人才公寓9.9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12.7萬套;四川省第二人民醫院天府院區、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三期等一批醫療衛生重大項目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建成托育服務機構1574家,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3.42個;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35個,每千人口養老床位數達39.9張。

  在激發社會活力方面,成都成功舉辦2022年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2022中國·成都綠道運動生活嘉年華、2022成都馬拉松等多項重大體育賽事和首屆中國(成都)生活體育大會;49個大運會場館全部投入運行;成功創建安仁古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考古中心等文化地標項目竣工投用;組織開展首屆成都520網購節、第十九屆成都國際美食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2022年累計發放消費券超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