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肖瑩佩 雷倢 文/圖

  2月21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回顧過去五年工作亮點,明確未來五年目標任務。

  過去五年,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區”,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時代成都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未來五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成都的關鍵五年。成都謀劃了怎樣的新目標和路徑?

  看成績

  成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實現多個“第一”

  2022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17.5億元,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蘇州后,第7個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的城市。

  時間跨度拉長,過去五年,成都GDP年均增長6.2%,總量跨過7個千億級臺階。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全國百強區(縣)達11個,經濟發展跨越提升。成都成為全國第1個常住人口突破2100萬人、第3個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邁入超大城市行列,位勢能級實現由區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由西部內陸腹地到國際門戶樞紐、由西部科技中心到創新策源地的躍升。

  (資料圖)

  “突破”和“躍升”,帶來更多“第一”。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連續5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突破2萬列,位居全國第1位;成為國內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2022年航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外國獲批在設立領事機構增加8家、達23家,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首個,也是重要關鍵詞。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建設,西部地區首個國家實驗室成功落戶;落地中西部唯一的全球IPv6輔根服務器,成為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加快建設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編制全國首個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推進超大城市科學敏捷智慧治理,獲批全國首個公園城市國家標準化綜合試點……

  (資料圖)

  蓄勢聚力,還有更多工作已啟動建設或開始實施。

  聚焦增強成渝極核城市引領功能,《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實施,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啟動建設;聚焦提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能級,加快建設中意、中法、新川等6個國別合作園區,成功申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聚焦完善超大城市現代治理體系,智慧蓉城建設全面啟動實施,構建優化“王”字型城市運行管理架構,同時實施黨建引領“微網實格”治理,劃分微網格12.4萬個,組建14.6萬名微網格員隊伍。

  定目標

  2027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億元,超大城市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

  邁入“2萬億俱樂部”、邁入超大城市行列……接下來,成都有何新目標?

  會議提出,未來五年成都將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到2027年超大城市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3.5%,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億元。

  (資料圖)

  目標怎樣實現?會議從三個方面,謀劃發展路徑。

  高質量發展推動方面,要突出功能協同、區域協調,推動中心城區先行引領,強化城市新區牽引帶動,做強郊區新城戰略支撐,引領建強動能更充沛的成都都市圈;突出建圈強鏈、數實融合,打造2個萬億級優勢產業和10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超過20%和15%,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區域帶動力和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

  高品質生活創造方面,要突出城鄉融合、共同富裕,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一帶十園百片”天府糧倉核心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五綠潤城”“百花美城”“千園融城”行動,森林覆蓋率達到41%以上,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300天以上,城園相融、藍綠交織的公園城市形態全面呈現。

  高效能治理實現方面,要突出敏捷高效、智慧智能,深化智慧蓉城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構建社區(村)總網格、一般網格、微網格和專屬網格體系;突出底線思維、有機韌性,統籌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和海綿城市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城市運行更安全、管理更高效、服務更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