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志浩 邊鈺

  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是市民身邊的公共文化場所,承擔著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務。 日前,成都市文廣旅局、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委社治委、成都市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引入社會化力量參與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備受關注,它的出臺有何背景,又將為市民享受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帶來什么變化?記者進行梳理。

  龍泉驛區洛帶鎮老街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看出臺背景:

  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滿足更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期盼

  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及相關部委出臺有關指導性文件,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的運營、活動項目打造、服務資源配送等。

  成都市作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近年來,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整體水平明顯提升。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享有更加豐富、更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越來越強烈。

  當前,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人少不專業、活動不豐富、場館吸引力不夠等問題逐漸顯現,迫切需要創新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整體提升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服務效能,以更好滿足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上述指導意見也明確了可以引入社會化力量參與的適用范圍和承接主體。在適用范圍上,指導意見強調基層導向,確定了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及其他新建、改建或公建配套的可用于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的設施空間等多類空間。在承接主體上,明確為依法成立的并且具備提供綜合性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不含由財政撥款保障的群團組織)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青白江區大彎街道黃家碾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看服務供給:

  提供標準化和個性化服務

  收費不超過市場價格的70%

  指導意見指出,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堅持公益屬性,根據其功能、特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公眾免費或優惠開放。

  一方面,基本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應達到《公共體育場館基本公共服務規范》《成都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服務規范》等基本標準要求。

  另一方面,承接主體可根據群眾需求,以優惠收費形式,提供包括定制類、提升類、手工技藝體驗類培訓及活動等個性化、特色化服務項目。收費服務項目每周平均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免費開放時間的三分之一,周末、節假日應保障正常開放。此外,創新的融合型惠民服務也得到鼓勵。具備條件的設施,可在規定空間、時段內,提供便利群眾、相對低價的低票價劇場演出、文創體育產品銷售、非遺集市、輕食餐飲等服務項目。

  在項目收費標準上,收費類服務項目定價應由委托方和承接方共同綜合測算確定,并設立雙方共同監管的賬戶,收費標準應不高于同期同等市場價格的 70%。

  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在設定價格“天花板”之后,指導意見也提出了針對性的考核激勵措施,吸引社會化力量有足夠動力加入到基層服務設施的運營管理當中。對于績效考核優秀的,收費所得的一定比例收益可作為獎勵資金,納入對承接主體的運營管理費支付范疇。各級相關部門也會加大文藝演出、藝術培訓、全民閱讀、體育健身、非遺展示展演、公益電影等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的支持配送力度,豐富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服務內容,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D片來自成都市文廣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