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成都市“三大戰役”辦)召開新聞通氣會。據了解,2022年成都城區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5.9分貝,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0分貝,中心城區聲環境功能區晝間、夜間達標率分別為91.2%、68.4%,與上年相比,成都市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2023年,成都將全面完成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的安裝,進一步提升噪聲治理成效。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30322/6536-c38b56615248a6caa3ee16ab14b4d2fc.jpg)
通氣會現場。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成都市噪聲擾民投訴在群眾關注的環保領域投訴中較高。其中社會生活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工業噪聲分別占69.3%、24.5%、5.3%、0.9%,辦結率100%。
據了解,2022年,成都市完善制度建設,明確責任分工,持續將“寧靜蓉城”降噪行動納入“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的“生態惠民工程”,將噪聲污染整治納入年度“生態環境治理十大行動”,編制并印發《成都市2022年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成都市“三大戰役”辦副主任曠良義介紹:“行動方案制定了6大行動、16項任務、若干條工作措施,層層落實到相關市級部門和區(市)縣,定期開展調度,并納入生態環境目標考核,為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落實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社會生活噪聲監管方面,2022年,公安、城管、文化、生態環境等部門定期、不定期對群眾投訴較多的區域開展巡查和聯合執法,教育勸導制止噪聲擾民行為3.4萬余件,處罰社會生活噪聲擾民案件966件,處罰金額4.73萬元。同時,積極開展中高考期間噪聲專項檢查,為全市22.84萬考生營造寧靜的考試和休息環境。
在建筑施工噪聲監管方面,住建部門嚴格控制《夜間施工許可證》的發放,強化監督檢查并將施工噪聲違法行為納入建設、施工企業信用信息管理。全市城管系統共查處建筑工地噪聲違法行為517起,罰款887.58萬元,住建部門共扣減191施工單位項目信用分353分。
在交通運輸噪聲監管方面,交通運輸部門對公路重點路段和場站,制定“一路一策”“一站一策”方案,采取安裝聲屏障、調整車輛運行時間、禁止鳴笛播報等措施,降低噪聲污染。公安部門將機動車禁鳴區域擴大,持續加強機動車鳴笛管控,重拳整治“炸街”擾民,強化夜間時段的貨車通行管控。2022年,全年處罰違禁鳴笛違法行為1.08萬件,查處改裝車4千余臺、查處“炸街”違法行為人6人,查處貨車超速2.84萬件、違反限行規定3.5萬件,處罰金額逾54萬元。
在工業企業噪聲執法上,生態環境部門加大“雙隨機”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查處噪聲違法排放企業,督促工業企業廠界噪聲達標排放。2022年,全市共開展噪聲執法檢查1041次,處罰金額98萬元。
2022年,成都市新增安裝79套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和61套公共區域噪聲顯示屏安裝聯網,逐步完善全市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同時,成都市“三大戰役”辦牽頭收集各類噪聲投訴數據,開展噪聲污染現狀分析,形成6期分析報告并及時函告區(市)縣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為噪聲治理提供依據。
此外,成都市致力于強化重點整治,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熱點噪聲投訴問題,在全市范圍推進開展為期3個月(5-7月)的重點時段(夜間和中高考期間)噪聲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實現夜間投訴總量同比下降9.6%,其中建筑施工噪聲和工業噪聲夜間投訴量分別下降43.8%和54.4%,取得良好成效。
據介紹,下一步,成都市“三大戰役”辦還將致力于完善制度建設、緩解噪聲投訴、加強能力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繼續推動《成都市環境噪聲(震動)管理條例》修訂,按照《成都市2023年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要求,聚焦市民反映強烈的噪聲擾民問題,持續開展噪聲專項整治。2023年,成都將全面完成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的安裝,開展“寧靜小區”創建試點和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考核體系研究試點;加大道路交通噪聲形成機制及防治方法、效果的研究,推進噪聲科學治理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