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3月26日,原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運行的所有國際客運航班全部轉場至天府國際機場運行,港澳臺地區航班臨時轉場至天府國際機場運行。
天府國際機場國際樞紐功能正蓄勢待發、迎來全面啟航,而暫時“失去”國際客運航班的雙流國際機場也沒有停留在原地。從短期來看,轉場給成都市雙流區帶來一系列嚴峻挑戰,形成“陣痛”期。但是,國際客運航線的轉場,也為雙流騰出豐富的航班時刻資源和空域空間。
有85年歷史之久的雙流國際機場,能否再次“起航”?成都市雙流區如何尋找機遇,從“城市的機場”向“機場的城市”轉型。
![供圖: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761/w550h211/20230327/aa63-7f0a6e13fdead3352668d0dae1c3bcd8.jpg)
從“以客由主”到“客貨并舉”
打造精品商務航線、構建國際貨運航線網絡
“兩場一體”的背景下,成都市雙流區提出航空運輸由“以客為主”轉向“客貨并舉”,通過發展航空貨運彌補航空客運。
4月3日零時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1航站樓就將暫時關閉,進行提質改造。這意味著,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提質改造項目正式提上日程,其將對飛行區、航站樓、貴賓服務中心、公務機基地及貨運區等進行升級改造,整體工程計劃于2025年12月完成。煥新升級后機場整體商業形象及氛圍將大幅提升。
在客運方面,轉場帶來的空刻資源釋放,為雙流國際機場打造商務航線樞紐提供了機遇。“我們首先就是要推動客運提質、做強精品商務客運樞紐。”雙流航空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蒲釗勝說,在成都“兩場一體”布局中,雙流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城市機場是雙流國際機場最大的優勢,如廣州的白云國際機場和上海的虹橋國際機場一樣,實現了城市與機場融為一體。
動作已經在進行。去年11月,雙流國際機場精品商務快線產品正式上線,發布雙流至“北上廣深烏拉”精品商務快線。
根據雙流國際機場定下的目標,2023年雙流國際機場“商務快線”占比將達40%以上,其中,寬體機運營的商務快線占比將達50%以上。
空刻資源的釋放,也為雙流發展貨運帶來了機遇。貨運,一度是雙流國際機場的軟肋。數據顯示,2019年,雙流國際機場客運量達到5500萬人次,而貨運相對于排在前面的機場,則有較大差距。
為突破 “貨運瓶頸”,雙流區提出打造“客貨樞紐機場”,全力推動成都加快建設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
為此,雙流與四川省機場集團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加強產業項目引進和國際貨運航線開辟,在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海關等部門的支持下,雙流國際機場密集開通國際貨運航線。
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在飛貨運航線已達25條,其中亞洲12條、歐洲8條。已基本形成通達歐洲、北美、亞洲的貨運骨干航線網絡。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口岸日漸繁忙:智利的車厘子和西梅、波士頓龍蝦……越來越豐富的進口產品通過“空中貨運通道”從成都入境邁進中國市場。今年1—2月,雙流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7.85萬噸。
據介紹,雙流區將重點聚焦全球供應鏈節點城市和成渝主導產業需求,加速構建國際貨運航線網絡;高水平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西南國際航空快件轉運中心;充分發揮“航空+鐵路”國際物流雙通道優勢,高水平運營空鐵國際聯運港,打造鏈接全球的“空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
變“城市的機場”為“機場的城市”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產業生態圈
85年來,成都市雙流區與機場相融共生。面向未來,航空依然是其發展的關鍵詞。
圍繞機場、聚焦航空產業,做強航空經濟,雙流提出從“城市的機場”向“機場的城市”深度轉型,構建雙流航空經濟產業生態圈,助推高品質建設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跑道西側,成都國際空港經濟區(雙流片區)將指揮部設在項目建設工地,備受關注的“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正加緊建設。
未來,以空客這個“鏈主”為龍頭,雙流還將集成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項目,共同打造一條完整的航空維修制造產業鏈……
圍繞航空產業建圈強鏈,雙流明確將緊扣“一年樹形象、兩年聚規模、三年立標桿”目標,打造“航空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兩業融合示范區。即以空客為“鏈主”構建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產業鏈;依托中國商飛“鏈主”做強國產大飛機產業鏈;推動順豐航空“鏈主”布局航空物流全產業鏈;用好民航審定中心功能平臺,培育打造航空研發制造產業鏈。
“雙流的航空產業前景很大。” 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航空數字化應用委員會主任李唐認為,隨著國產民機的不斷發展,國產飛機部附件制造業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主制造商,中國商飛在雙流有大飛機示范產業園。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必將跟隨鏈主的布局,在雙流進行相應布局,助力雙流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雙流區已聚集航空維修企業20家,區域內的中國商飛國產民機維修基地、Ameco成都分公司、川維、四川國際等維修企業能力突出、設施完善,具備承接項目整機維修、發動機維修、部附件維護維修、掛簽及客改貨等能力,正逐步形成全國第三極產業地標。
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雙流區“121”城市功能體系,雙流區做強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目標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全貨運航線超30條、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航空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下一步,雙流區將主動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分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