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則名為“成都老小區收開門費2元怎么辦”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關注。發帖的博主張女士在成都市青羊區紅廟子街的一老小區租房住下后,發現除早上6點半到晚上11點以外的時間進小區,門衛每次開門收費2元。   

  ▲居民公約收開門費。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3月29日,成都青羊區太升路街道鼓樓南街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回應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稱,情況屬實,“收開門費這是他們小區自治約定的,是給門衛的辛苦費。”小區自治組織負責人陳阿姨回應稱:“2元的收費標準是經過成都市相關聽證會聽證,大家已消除誤解。”    

  近日,張女士在成都市青羊區紅廟子街的一老小區租房住下,她發現在小區門口張貼一個“居民公約”其中約定“小區大門管理時間早上6點半到晚上11點,超出時間段,開門門衛每次收費2元。”這樣的收費合理嗎?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文字發在網上引起普遍關注,就是否收開門費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感到吃驚:“除了成都,都沒見過哪個小區收開門費。”有網友覺得較真:“老小區一般都有開門費的,如果覺得不合適,房子到期后就換個沒有開門費的小區,真的沒有必要為了兩元錢較真。”還有網友質疑收費時間:“晚上加班回來或者早點出門鍛煉身體也要交出門費嗎?”   

  ▲事發小區收開門費并非個案,附近老舊小區也在收。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3月29日,張女士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不是該不該交2塊錢的問題,而是要了解清楚原因,做到繳費明明白白。物業費是40元/月,每月支付到門衛室。衛生費8元,每年支付96元,過道燈費用30元一年。確實沒想到在規定的時間外回小區,還要交開門費。”她將事情反映給了當地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她,這是小區院落居民自治組織的約定,社區也無權干涉。  

  3月29日,上游新聞記者致電小區所在的青羊區太升路街道鼓樓南街社區居委會,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情況屬實,“這是他們居民自治,對自己院子的約定開門費2元/次,社區無權干涉。對于有市民反映情況,我們會協調居民自治院子的負責人與租住戶溝通。這不是個例,附近老小區都存在收開門費的情況。”    

  對于繳了物管費還要另外收開門費的疑問,事發小區居民自治組織負責人陳阿姨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收費標準是根據七八年前成都市政府召開相關聽證會后決定的,根據小區情況,開門費在2元/次到5元/次之間,超過這個標準就是亂收費。我們小區比較老舊,所以我們居民共同約定的2元/次。請的門衛在工作時間以外,隨時都要為晚歸的居民開門也辛苦,就酌情收一點辛苦費。張女士是才搬到小區居住的,不了解情況,溝通后大家都消除了誤解。”   

  重慶執業律師聶煒昌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老舊院落(小區)居民自治組織做出共同約定,費用標準也經過相關聽證會的聽證,大家就應該共同遵守這一個居民公約。

  上游新聞記者 馮盛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