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開始,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御龍山小區一期二期業主,同濱江壹號部分業主發生了沖突:一期二期業主為了維護小區品質和環境,在小區內建設了一道鐵欄桿墻,但濱江壹號業主及開發商華僑城認為,該墻屬于違建應當拆除,雙方就墻的存廢發生沖突。目前,上周末被推倒的鐵欄桿墻已進行了修復,將御龍山一期二期同濱江壹號進行了物理隔離。
4月3日,當地相關部門回應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表示,目前正在組織包括業主代表在內的各方進行協商,搭建平臺讓各方表達訴求,在法治軌道上妥善解決爭議。

據了解,2007年,開發商信和集團競拍了成都五桂橋片區的御風二路9號地塊,隨后以信和·御龍山的項目名進行了開發,當時項目共規劃了四期進行開發銷售。信和集團銷售交付了該項目的一期二期,該樓盤因良好的周邊環境和物業管理,在成都當地屬于較高品質的樓盤。
2017年9月,信和集團撤離成都,該公司名下的信和御龍山項目,整體由華僑城公司收購。御龍山三期、四期變更為濱江壹號開發、銷售。
4月3日,上游新聞記者在御龍山小區現場看到,經過上周末兩天的沖突后,一度被推倒的隔離一期二期與濱江壹號的墻已被修復,兩邊再次被物理隔絕。
濱江壹號的購房者李先生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濱江壹號在銷售時,開發商曾公開對購房者承諾,該小區將作為整個御龍山項目的三期、四期,與已經建成的一期、二期進行連通,“不設圍墻,可以共享綠地、公共設施。”李先生說,今年3月底開始交房時他們發現,濱江壹號不僅存在較多的建設瑕疵,而且開發商承諾的“連通”,也變成了一道由鐵欄桿構成的鐵墻。

對于鐵欄桿墻的建設,御龍山一期二期業主們也是一肚子氣。業主代表之一的王女士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濱江壹號開發商的連通承諾,侵犯了一期二期業主們的合法權益。“御龍山一期二期由信和集團開發建設,整個小區的綠化、環境肉眼可見地比三期四期好,一期二期房屋價格也比濱江壹號高,物業費也比他們貴,物業公司也不一樣,為什么要互通?”王女士說,自從濱江壹號要和御龍山一期二期共享、互通的消息傳出后,御龍山的房價下跌了,“每天坐在家里,房子就在貶值,幾乎每一個業主都反對兩方共享。”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中旬以來,濱江壹號小區迎來了交付期,御龍山一期二期業主也根據業主大會表決通過的決議,修建了由鐵欄桿建成的墻,將一期二期同即將交付的濱江壹號進行了物理隔離。
有小區住戶向記者介紹,鐵欄桿墻建成后,御龍山一期二期部分業主24小時值守,防止墻被拆除。4月1日開始,雙方發生了沖突,警方派出大量警力到場維持秩序。
上游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市成華區屬地街道辦、住建規劃等部門,曾多次對御龍山一期二期與濱江壹號互通問題進行回應。2022年11月濱江壹號還未建成交付時,成華區保和街道曾表示,“經向開發商了解,項目為一塊宗地,一個規劃條件,分四期開發建設,各期規劃總平圖上均標注分期線上不設置圍墻。”對于當時臨時設置的施工圍擋,街道辦回應說將在濱江壹號交付業主后進行拆除。此后,無論是保和街道辦事處還是成華區住建、規劃部門均統一回應表示,“各期規劃總平圖上均標注分期線上不設置圍墻。”
4月3日,對于上周末沖突的情況,成華區保和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士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整個過程中街道辦、相關區級職能部門都在做溝通、協調工作,力圖平息矛盾、化解糾紛,“街道、社區都在現場保持關注,我們也希望能夠引導業主合法維權、反映訴求,為各方搭建溝通平臺,在法治軌道上妥善解決爭議。”
上游新聞記者 胡磊 實習生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