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完全統計,104個成都頭部網紅職業主播中約20%在近兩年遷居外地

  網紅主播為何離開成都?

  川觀智庫研究員 黃愛林

  成都是西部地區最發達的城市,同時在網上也有很高人氣,但最近川觀智庫調查發現,目前這座網紅城市的網紅職業主播正在流失,據不完全統計,104個成都頭部網紅職業主播中約20%已于近兩年遷居外地。

  川觀智庫以抖音平臺頭部網紅職業主播(抖音平臺上粉絲超過500萬的職業主播被認定為頭部網紅)離開成都為線索,去追問成都網紅經濟發展遭遇的新情況。

  現狀:近20%的抖音頭部網紅職業主播離開

  川觀智庫通過新榜研究院采集的抖音星圖數據發現,抖音頭部網紅職業主播正在離開成都。

  抖音星圖數據顯示,注冊地在成都市的頭部職業主播賬號有132個。抖音星圖是抖音廣告交易平臺,也是官方推行任務接單平臺。抖音網紅職業主播想要變現,需注冊抖音星圖,并通過星圖交易。一般來說,網紅職業主播在抖音星圖上顯示的注冊地就是其最初運營賬號的常駐地。川觀智庫為確保研究對象更有針對性,僅觀察以打造個人IP為主的頭部主播賬號,故篩掉了機構、二次元虛擬人物和寵物類賬號。在成都注冊的頭部主播賬號實際上有104個,但其中有25個頭部主播賬號的登錄地址近期顯示在異地——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本人在外地。

  川觀智庫通過進一步向網紅職業主播和相關業內人士確認,得知上述異地賬號中至少有8個頭部網紅職業主播已不在成都發展,其中就有數個粉絲數超千萬的網紅職業主播。同時,基于對異地賬號往期內容的分析,能夠確認離開成都的主播有12個,如“郭小胖”和“若馳寶寶”2022年搬到杭州,天眼查數據顯示同年五月他們在杭州注冊成立新公司,并且其在四川的公司顯示已注銷。根據已有信息進行不完全統計,原本在成都發展而近兩年陸續遷移至杭州、上海等地發展的網紅職業主播有20人,外流人數占比19.23%。

  川觀智庫采訪了成都新媒體MCN產業園董事長胡曉、OST傳媒創始人袁鵬、中國互聯網協會新媒體創業導師、四川輕化工大學講師梁湘、成都市互聯網協會創始會長管愛民、成都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徐震等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的確存在成都網紅職業主播流失的情況。

  原因:離開背后是產業生態和政策問題

  川觀智庫進一步分析20個出走網紅職業主播的賬號,60%以上的賬號在帶貨,他們主要流向杭州和上海。主播“毛光光”已遷移至杭州,他告訴川觀智庫,他離開的主要原因是杭州電商環境優于成都。

  梁湘表達得較為直接,“成都在電商配置上有一些缺陷,在成都的產業布局,如產品的選品、物流、倉儲等方面,較難支撐網紅職業主播直播帶貨的需求。”從選品來看,成都在消費品方面品類較少,即使是優勢品類其制造規模也相對較小,很少有能夠快速反應并提供高品質貨品的供應商。川觀智庫訪問了2家電商,所售商品包括鞋類、漢服。他們同時提到一個問題,成都沒有穩定的貨源。成都的鞋和漢服雖然名聲在外,但本地涉及此類產品的主要是一些較小的工廠,量產還是要看沿海城市。

  即使有好的選品和穩定的貨源,后續服務也可能掉鏈子。“我們曾經服務過本地一家知名食品企業,通過網紅職業主播帶貨的方式也能賣掉產品,但是這家企業無法完成每天數百萬件的發貨需求。因為沒有能支撐這種完整發貨體系的信息化基礎。”徐震認為這不是一家公司的問題,是整個生態的欠缺。目前而言,電商在發貨環節所涉及的貨品清單填寫、貨品檢驗、信息復核、裝箱等流程的標準化和數字化還未實現。此外,江浙一帶因為地理優勢,其物流價格低于四川。川觀智庫試著通過申通快遞小程序去查詢運費進行驗證,發現杭州寄件到上海的定價標準是首重8元/kg,續重2元/kg,成都寄件到上海的定價標準是首重12元/kg,續重6元/kg。巨大的物流價格差異也會限制帶貨網紅在成都的發展。

  “成都對MCN機構的管理和推動沒有較為清晰的政策,特別是企業和網紅職業主播個人稅收的優惠。其實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來支持這個經濟體的發展。”胡曉在提及政策時表示一些成都籍的網紅職業主播往往在杭州、廣州、湖南等地發展,其中一個原因是注冊地的配套政策非常好。多位受訪者表示,杭州的稅收政策和場地補貼力度優于成都。袁鵬名下的傳媒企業遍布四川、浙江、廣東、福建、陜西、湖北、江蘇、天津等多地,對多地納稅要求均有了解。在他看來,成都的納稅政策無論是對網紅個人還是企業都比杭州、廣州等地的優惠力度差一些。川觀智庫查詢了全國范圍內公開發布的政策信息,杭州和廣州專設了直播領域人才認定機制,對直播人才買房買車和子女入學等給予補貼,而成都暫無相關政策。

  建議:持續優化電商環境,給針對性扶持政策

  成都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短視頻+網紅”等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模式,引進網紅職業主播流量人才,同時鼓勵發展旅游和直播電商等多樣化消費業態。頭部職業網紅主播本身發布的內容具有較大的曝光率和影響力,而帶貨網紅主播主要的變現模式是通過直播和短視頻進行帶貨變現,所以網紅們的流失,主要會給當地帶來兩個方面的損失。

  從網紅職業主播的流量來看,主播離開同時也會帶走城市的曝光度,從而影響旅游經濟。達人“大辮子醬醬”表示,短視頻用戶會通過網紅職業主播的視頻了解城市風貌,進而被吸引到該城市旅游。從某個角度看,網紅確實能帶來流量,進而刺激相關經濟——今年三月,成都新晉網紅熊貓“花花”以一己之力拉動旅游經濟,3月以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門票銷量同比去年增幅達9倍。

  從網紅職業主播背后的產業來看,頭部帶貨網紅職業主播離開會對當地數字經濟造成一定損失。網紅經濟是數字經濟的一種新載體,僅就帶貨網紅而言,其發展和變現離不開培育網紅的服務業和支撐網紅帶貨的電商行業。頭部網紅職業主播背后擁有強大的服務團隊支撐,如果大量網紅流失,也會帶走相關的服務機構。其次頭部帶貨網紅主播流失也會對當地電商產業造成影響。誠然,網紅職業主播帶貨可以異地帶貨,但這樣帶來的成本更高。對此,成都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徐震說,“網紅直播帶貨有一個非屬地的問題,就是說你可以在成都賣廣州的貨,但是仍有諸多不便。首先不能為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因為你銷售不在這個地方。其次產品的供應鏈和產品的研發不能更加緊密的結合,所以網紅更愿意走到產業發展的積極區域去。”

  針對以上問題,川觀智庫提出以下建議:

  持續優化電商環境,健全直播電商產業鏈。可以將網紅職業主播的流量適當附著到本地優勢產業中,如就本地優勢產業培育垂類帶貨網紅。網紅與產業形成良性聯動,才是長久有效的機制。

  政府應提升對網紅職業主播經濟的重視,給到針對性強、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可從網紅職業主播個人及相關企業關心的稅收、場地和人才認定等方面對標杭州、廣州等的做法,進一步提升企業及個人的歸屬感。

  最后,還有一條適合成都發展網紅職業主播的路徑——再造更多的“李子柒”“周周”“美食作家王剛”這類將IP品牌和產品相結合的帶貨主播。袁鵬說,“成都和杭州的發展邏輯不一樣。杭州是有貨、有電商平臺再去做內容和流量,然后再去變現。成都可能是沒貨也沒平臺,那么可以先做內容,成都適合走的路線就是李子柒這個路線,先做IP,做品牌,然后再去思考供應鏈電商的問題。”袁鵬認為,如果拼供應鏈肯定拼不過江浙,但是可以做附加值。成都有很好的內容基因,可以基于內容IP做出高凈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