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伶 川觀新聞記者 陳碧紅

  “一年時間開了五家店,預計再過一兩個月,我的第一家店就能回本。”5月15日上午10點過,剛開門營業的鄧昭強,第一件事就是在櫥窗上張貼當天最新的打折促銷信息。這家開在成都動物園附近名為“零食有鳴”的連鎖零食鋪,每天的營業額可達1.5萬元。

  鄧昭強經營的零食集合店,正是當下廣受年輕人喜歡的營銷模式。陳俊伶 攝

  以品類超多、價格更低的連鎖店模式為特色,這家加盟門店的經營模式正是眼下頗受年輕人歡迎的零食集合店。根據該品牌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自2021年第一家店開業后,目前零食有鳴已在全國范圍開店超過1200家,同時正以每個月新開超200家的速度迅速擴張。

  記者走訪發現,不僅是“零食有鳴”,在成都的街道上,各種品牌的零食集合店如雨后春筍般鋪開,且不少聚集在社區周邊。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營銷方式?是不是又一種零售新物種出現了?

  各種小零食裝滿貨架。陳俊伶 攝

  小區門口500米內,突然擠來4家店

  零食有鳴、零食之戀、零食有愛……住在動物園地鐵站附近的成都市民曾文發現,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從地鐵口到他居住的小區短短500米路上,同時出現了4家不同品牌的零食集合店。

  這些店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店招色彩格外鮮明,店內鋪滿了數以千計的零食單品,且價格十分誘人。

  曾文走進其中一家店,他發現這里簡直就是“零食天堂”:100多平方米的店鋪里,數十個六層高的貨架上被1500種不同的小零食鋪得滿滿當當,各種品類、各種口感數也數不完。

  還不止一個“多”字。他在挑選零食的同時,還發現這些售價比普通超市的價格低很多:比如2元一瓶的500毫升農夫山泉礦泉水,在這里只需要1.2元;在超市標價10.4元的費列羅三顆裝巧克力,這里只要7.9元。同樣受年輕人歡迎的如奧利奧餅干、樂事薯片等零食均比超市便宜1—3元不等。

  “一大筐零食買下來只要幾十塊錢,花樣多價格還便宜,確實不錯。”從進店開始,曾文順手拿起的購物筐,不知不覺就被裝滿了。

  鄧昭強也曾是零食集合店眾多消費者中的一員,被這種營銷模式所吸引,他最終決定投入資金加盟開店。為此,他算了一筆賬:一間百余平方米的店鋪內,裝修及設備費用約20萬、備貨費用20萬、保證金5萬,再加上店鋪轉讓費及租金等費用,一家店前期需投入60萬左右。

  成本不算小,但是鄧昭強瞄準了消費者的心理,去年年底他一鼓作氣連續投資開了另外四家店。經粗略測算,一家零食加盟店的毛利率普遍在22%—25%之間,在他看來,回報已經很不錯了。

  “通過去供應鏈的銷售模式,公司直接安排零食品牌工廠送貨上門,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能夠以最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復購。”鄧昭強說。

  零食集合店內,鋪滿了各種飲料和小零食,價格更低、品種更多。陳俊伶 攝

  打破零食“賣不動”魔咒   “幾塊錢”的生意也有大市場

  就在零食集合店一路“狂飆”的同時,市場上卻同時傳出零食“賣不動”的聲音。

  成都雙流白家批發市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全品類“一站式”批發市場,這里遍布著大量二級零食經銷商。記者走訪發現,盡管同樣都是低價甚至更低的產品,但大部分零食批發商家不約而同表示這兩年的生意不好做。

  “去年的銷售額下滑厲害,客戶沒生意我這里也沒生意。”一家零食批發商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客戶百分之八十是個體戶,如今他們的零食進貨量比此前少了50%左右。

  另有數據顯示,前幾年備受歡迎的幾個零食品牌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營收下滑。根據良品鋪子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23.85億元,同比下滑18.94%;三只松鼠和洽洽食品,則分別同比下滑38.48%和6.73%。

  對此,良品鋪子此前公開回應稱,收入波動主要來自其線上業務的銷售波動,而線上業務波動則受到平臺電商經營環境變化及公司調整社交電商經營策略等因素影響。

  公司發展策略變化究竟對整體業績變化影響幾何,其實外界很難猜測,但一些消費者卻從最直觀的層面談到了類似看法:有創意創新的產品少,營銷方式上難有新的突破,價格也不具有競爭力。花同樣的錢,在零食集合店卻能買到更多品類的商品,家門口一站式就能搞定。

  商務部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已超3萬億元,2024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有望突破4萬億元。

  零食行業的市場空間持續擴大,“幾塊錢”的生意展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要想把小零食做成大生意,四川省居民消費研究會副秘書長葉胥教授認為,迎合食品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很重要。

  “現在的零食集合店通過對傳統的雜貨店進行品牌化重構,不但營造出物美價廉的氛圍,還符合目前消費者趨于快捷化、便利式購物的需求,這也是它能夠快速擴張和占據市場的關鍵。”葉胥說。